从中央巡视地区单位整改“成绩单”读啥?
据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消息,近日,按照中央要求,内蒙古、江西、湖北、重庆、贵州、水利部、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出版集团公司等10个被巡视地区、单位,在媒体上公开了对中央巡视组反馈意见的整改情况,接受党内和社会的监督。(2014年2月28日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中央开展巡视工作,是为了发现问题。而发现问题,是为了解决问题。要求被巡视党组织向社会公开整改情况,主动接受党员群众监督,是加强和改进巡视工作的重大创新,是巡视工作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完善党务、政务和各领域办事公开制度”要求的重要举措,彰显了中央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以实际成效取信于民的决心和信心。从被巡视地区单位公开的整改情况来看,体现了中央要求,顺应了民情民意,达到了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
上下联动。巡视整改并及时公布整改情况,既是中央的要求,也是被巡视地区单位的责任,更是广大干部群众的期盼。对此,中央高度重视、严厉要求,被巡视地区单位快速整改、立即行动,接受党内和社会的监督,体现了上下联动、合力共为。为确保整改取得扎实成效,中央采取一系列重要创新举措,定制度、明责任、督落实、促整改,要求限期整改,真正解决问题,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正因为上下步调一致、全力以赴,严肃对待问题,认真对照检查,深刻剖析根源,切实整改落实,才使得中央的巡视工作不致于“落空”。
知行合一。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巡视整改,落脚点是落实,检验成效也是落实。没有落实,一切都是空谈。实行签收制、强化“双责任”、实行“双报告”、推行“双公开”、整改“快节奏”,一切的创新举措,目的都是为了不折不扣抓好落实,也是即知即改、知行合一的直接体现。反之,如果仅仅停留在口头上知晓,而不在行动上体现、措施上落实,即便公布了有关情况,也只能是新的形式主义,不但不利于整改提高,而且欺骗上级、忽悠百姓,徒陈空文、徒劳无益。
动真碰硬。毛泽东同志说过,“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共产党就最讲认真”。领导干部面对党和人民的事业,必须时刻谨慎认真,兢兢业业、一丝不苟,一旦懈怠放松损害的将是百姓的利益。巡视整改,离开认真的精神,缺乏动真碰硬的作为,也不可能取得让人民群众满意的实效。根据中央巡视组移交的问题线索,被巡视地区单位认真调查核实,并加大惩戒力度,对腐败问题坚决实行“零容忍”,坚持做到“老虎”、“苍蝇”一起打,决不手软,绝不姑息;对一般性问题的干部及时教育提醒,体现了党组织的关心爱护;对一些重点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集中开展专项整治,起到了较好地治乱整风的效果。其实,不单单对于巡视整改,其他各项工作,也必须坚持动真碰硬,不打和牌、不和稀泥,不护短、不打折,才能以工作新成效取信于民。
久久为功。巡视整改,特别是涉及到的作风整改、制度建设等,绝非“毕其功于一役”的轻而易举的事情,必须立足长远、突出长效、体现长久,久久为功、常抓不懈。按照中央要求,被巡视地区单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坚决整治“四风”问题,改进文风会风,坚持勤俭节约,转变工作作风,严明党的纪律,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落实民主集中制,清理超职超编,查处违规用人行为,调整优化干部,进一步规范选人用人工作,建立长效机制,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对需要较长时间解决的问题,被巡视地区、单位已分别提出整改思路和具体措施,继续扎实推进。所有这一切的整改措施、做法行为,都必须常态长效,才能真正见效不反弹。否则,满足于一时之功、一日之效,不注重长期坚持、常抓不懈,非但不能真正改进党风政风,老百姓也不会买账。
风正好扬帆。抓实巡视整改,并公布整改情况,接受社会监督,其目的就是为了以严整改、硬落实来促进党风政风的快转变、真改进,才能带动社风民风的好转,进而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改革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改进作风,没有终点站,只有新起点。首轮巡视整改“成绩单”,只是一个良好的开始,接下来还需要从上到下、各方面各领域各阶层共同努力、齐抓共管、长期作为,才能以一个又一个的新胜利,向人民交上更为满意的“答卷”。
(倪洋军)
相关新闻:
2013年首轮中央巡视地区单位整改情况综述
从中央巡视地区单位整改“成绩单”读啥?
评论
5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