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盛典莫言诺贝尔文学奖之旅》感悟


 两天的间隙看完了台湾远见天下文化出版的《盛典——莫言诺贝尔文学奖之旅》。虽是过去时的书,但有些内容让您思考起来,颇有意味。1、为什么莫言还没获诺奖时,星云大师就将莫言写的关于佛学的书法作品刻在佛光山的碑林上?为什么获奖归来后莫言的第一场公共演讲是在佛光山佛陀纪念馆?2、星云大师的三次顿悟给文化的传承带来什么样的启迪?莫言的顿悟是在什么时候?为什么和莫言差不多或是比莫言写得好的大陆作家莫言是第一个获诺贝尔文学奖的?莫言的顿悟是在什么时候?为何有的作家一辈子都没有灵气?3、谁观察到莫言作品在很早就被翻译推广?为什么解放军艺术学院出人才比较多?西点军校的特质又有哪些类似?4、六祖慧能不识字,但他的禅语直抵人心。仓央嘉措的情诗也深入人心,但是是悲情的,会让人怜惜。渡人需先自渡。5、教科书可以畅销吗?远见天下文化出版社翻译的《观念地球科学》就给了大陆教材一个耳光。同样教授写的教科书,也可以很好玩很好读,还可以无孔不入的深入百姓生活。6、关于教育,出版物有优化生活质量的作用,如在精神层面上不超脱出来那也只是咀嚼八股文而已,推荐大家看看《玩出探索力》,不仅是教育孩子,还有教育自己,这对快乐管理企业实现高效永续的经营是有帮助的。7、文创是多元的融合,不管是做文创还是做其他都需要复合型人才,这样人才的奇缺,那是因为您没探求可塑的规律。顿悟也是可以情景触动的。

201436日台湾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