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中哪些要素最关键?


    \万隽

家庭教育是家庭中的成年者(首先是父母)对未成年者实施的教育。而按照现代观念,家庭教育是双向的。包括成年者对未成年者的教育与影响,也包括未成年者对成年者的影响。这是一个共同的成长过程。如果有这样的理解和共识,我们的家庭教育就成功一半了。

人们习惯把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当作教育的鼎立三足,前者是后两者的基础。家庭教育同时也是终身教育,我们即是老师又是学生。

有人把家庭教育的内容归纳为“为生之道”、“为人之道”、“为学之道”。其实,家庭教育首先要给孩子一个健康的身体,健全的人格,学会生存的本领,其次就是学会做人,学会与这个社会和谐相处,然后才是培养他的学习能力,学到一门专业知识。在中国,很多家长对“为学之道”更为在意,认为只要孩子学习好,就什么都有了,其实这是不正确的。

在儿童阶段,我们必须要培养孩子的七种最重要品质:自信心,热情,同情心,灵活性,充满希望、抗逆力和沟通能力。

自信心:一个人只有相信自己有能力做好一件事情,才有可能去迎接各种挑战,克服一切困难。父母要尽可能地去发现孩子的天资和才能,有意识地去诱导他们,鼓励他们抱有成功的信心。

热情:一个人如果缺乏热情,任何事业都很难成功。热情对大多数儿童来说是与生俱来的。然而要使其免受伤害,继续把热情保持下去,却不容易。因为热情是脆弱的,很容易被诸如他人的嘲笑、接连的失败、考试的分数等挫伤,甚至被摧毁。因此,父母要十分注意保护孩子的热情,千万不要伤害它。

同情心:大多数儿童对于生命所遭受的痛苦是很敏感的,如果他身边的人关爱生命,那么,自然会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播下同情的种子。

灵活性:灵活的应变能力是适应社会必不可少的品质。

充满希望:这种特质能使人在黑暗中看到光明,临危不惧,敢于迎接挑战,从而建立起坚强的个性和忍耐力,这一点能帮助其成就一生。

抗逆力:抗逆力是人所具有的抗御困境并恢复正常适应的能力,是一种在生命的各个发展阶段能以不同行为表现出的促进并修补健康的能力。有了这种能力,即使面对危机,也能保持探索与积极向上的力量,让生命顽强生长。

沟通能力:是人与人之间和谐共处的关键,是我们事业成功的基础。

教育是一个国家的基石,我们每个组织,每个人都为此添砖加瓦。作为国内资深的图书推选机构,北京万卷图书中心每年都会向全国广大家长和学生推荐当年的“十大家庭教育图书”,旨在传播和介绍先进而正确的家教理念和方法。“2014年十大家庭教育图书”于近日正式发布。我们要提醒广大家长、老师和学生的是:

1.  家庭教育应听取真正的专家的建议,至少能保证它的科学性,特别注意识别和防止伪专家的干扰。

2.  汲取和参考成功父母的经验与教训。

3.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一定要因材施教,不要生搬硬套别人的成功方法。

4.  孩子的快乐与健康是最重要的,让孩子失去快乐与健康的家教是毫无意义的教育和有害的教育。

5.  从小养成育好的习惯对孩子尤其重要。

6.  关键期教育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014年十大家庭教育图书”如下:

1“开发青少年抗逆力”丛书(共四册),田国秀主编,学苑出版社,20141月。

  含《我不想要保护伞:如何帮助孩子应对风险》(译者:王曦影、姚红、吕道昱)、《我的长处在哪里:如何引导“叛逆”青少年走出困境》(译者:韩丽丽、王芳)、《我们这一代:如何培养孩子的责任感》(译者:刘一婷、明艳、胡平平)、《我其实并不“坏”:如何理解和引导“坏”的孩子》(译者:邱文静、曾静、张贝),作者均为 []迈克•安戈尔。

2《对话智慧父母》,吴惠强、虞建光编著,浙江教育出版社,201312月。

3《一呆教你带孩子:九五二养成教育法》(全三册),欧一呆著,法律出版社,20139月。

4《高中时代当如此:奋斗在北京四中的幸福日子》,叶长军主编,中国言实出版社,20126月。

5《妈妈,我是这样长大》,钱澄著,中国妇女出版社,20141月。

6《好妈妈,你会教女孩吗》,宋天天编著,地震出版社,20135月。

7《儿童技能教养法》,[]富尔曼著、李红燕译,华夏出版社20141月。

8《越淡定,越自信:32名北大新生谈心理调适的方法》,秦春华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9月。

9《手斧男孩》,[]盖瑞•伯森著、白莲译,吉林文史出版社,20139月。

10“剑桥男孩系列”之《剑桥男孩成长记》《剑桥男孩求学记》,胡萍著,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