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石川:由云南“拆迁大佐”沈培平说起


“拆迁大佐”,沈培平。云南原副省长沈培平,主政普洱期间强推拆迁项目,因“同意搬迁的大大地好,不同意搬迁的大大地坏”口号,被民间称为“拆迁大佐”;“李拆城”,李春城。四川原省委副书记李春城,任成都市市长期间,因拆迁而被称为“李拆城”;“拆城市长”,季建业。南京原市长季建业,“特长”强势推进大项目,往往在没有任何规划的情况下,现场办公拍板,事后再补手续。他的口号是:“只要不死人,不死在现场,什么手段都能用”;“最美最狠拆迁女市长”,韩迎新。吉林省舒兰市原副市长韩迎新,也以强拆闻名,她的名言:“我不懂拆迁法,不按拆迁法办”……(综合媒体关于强拆的报道)
 
官媒在说,“按理说,一座城市该不该挖、扒、拆,怎么挖、扒、拆,其决策的程序应该是先征求民意,再走集体决策,甚至要走人大程序进行审议,但为什么某些地方有时一个市委书记或市长,就能决定一座城市建设与管理的走向?只能说,‘季挖挖’、‘孙善扒’、‘李拆城’这样的官员权力过大且不受任何约束,百姓的权利则过于式微、贫困。不受约束的权力,必然会张狂,甚至会吃人”时,笔者正进行着一场前所未有的思想斗争,那就是,该不该对青海西宁的毛小兵书记与王予波市长提出“批评”后,再给送些绰号给他俩。按照中央在推行群众路线教育之前,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党员干部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要求,是该!特别是有青海居民叫过笔者一声“维权大哥,扎西德勒”之后,就更觉得更应该了。
 
“扎西德勒!”照实说,倘若不是青海省西宁市胜利路相关居民遭遇的强拆经历,笔者无论如何也不愿意将这个市市长委书记毛小兵、王予波市长与被网络广为流传的“拆迁大佐”沈培平,“拆城市长”李春城、“最美最狠拆迁女市长”韩迎新等人联系在一起的。但是现在不同了,居住在西宁市胜利路2号家属院的9户居民向笔者反应,他们也在遭遇如同许多城市遭遇的拆迁一样,先是被外界传说靠贩毒发家,带有“双拐王”绰号的西宁市人大代表、青海盛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郑寿山赶出家园,接着什么锅呀、碗呀、瓢呀等举家过日子的物什扔出了房舍,并有居民被非法拘禁三小时之久……
 
然而,即使这样,笔者也是不愿意送绰号“毛经验”与“王理论”给毛小兵书记与王予波市长的。若是送此等绰号也是有证据的。2012年新华网所转青海新闻网报道《史无前例大拆迁,重塑新西宁》,至今还挂在网络上。该新闻描写:由青海省委常委、该市委书记毛小兵主导的那场拆迁“挑战前所未有!机遇前所未有!那(今)年,西宁拆迁目标总任务为661万平方米,拆迁量是前10年拆迁总量的一半以上,是2011年的6倍多——面对史无前例的大挑战、大机遇,市委、市政府紧紧围绕拆迁促西宁大发展、拆迁惠及民生两大目标,团结带领全市各区县、各部门干部职工,不遗余力化挑战为发展机遇,促大拆迁为最大惠民工程,谱写了一曲依法拆迁、和谐拆迁、拆迁惠民的城市空间幸福变奏曲。”
 
据报道以上“毛经验”与“王理论”的青海新闻网总结,西宁市一是,通过拆迁改善百姓生产生活条件。二是,辛勤汗水浇灌出和谐拆迁之花.三是,在拆迁中要排忧解难,涉迁户舍小家顾大家。四是,铁面拆违坚决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五是,重塑一座立体现代魅力新西宁。报道还描述,这个市长王予波当时说,“没有拆迁就没有新城市、没有拆迁就没有新生活、没有拆迁就没有新发展”,西宁这座古城,正在史无前例的大拆迁中进行城市空间和设施的重塑,当高速列车抵达西宁。当中心广场突然变大,当夏都后花园建成,当轨道交通运营,当韵家口万亩物流园开始热闹……西宁,将完全变样,成为一座立体现代魅力十足的高原繁华都市,将迎来更多、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机遇,眼下为新西宁做出牺牲的广大涉迁户将从中受益,全体西宁人将从中受益,届时,美丽夏都,将是我们每个西宁人的自豪,将为我们每个西宁人带来更多的满足和幸福。
 
面对王市长如此激情的发言,倘若没有胜利路居民的现在的遭遇,笔者也许会对欠发达地区的青海省西宁市出现“实干书记”毛小兵与“实干市长”王予波而感动的。但回归到现实中,连中国共产党网转载中国青年报的文章《给强拆官员起绰号,管什么用》都说,按理说,一座城市该不该挖、扒、拆,怎么挖、扒、拆,其决策的程序应该是先征求民意,再走集体决策,甚至要走人大程序进行审议,但为什么某些地方有时一个市委书记或市长,就能决定一座城市建设与管理的走向?只能说,“季挖挖”、“孙善扒”、“李拆城”这样的官员权力过大且不受任何约束,百姓的权利则过于式微、贫困。不受约束的权力,必然会张狂,甚至会吃人,面对胜利路居民日前的遭遇,笔者就不能再无动于衷了。
 
按照中国青年报的文章讲述,多年来,一些地方不仅上演了语不惊人死不休的“雷语”,也上演了“极尽能事”的拆迁悲剧,令人一再错愕。譬如,“没有强拆,就没有新中国”;“强拆是我们在全世界牛X的资本”;“不强拆,知识分子吃什么”……这些“雷语”折射出一些官员已习惯于把自己打扮成正义的化身,每每先声夺人地强调这样一个行政理念——强拆有理、强拆有利;凡是反对拆迁的,就是社会经济的“绊脚石”,就是对抗政府。
 
分析强拆理由,中国青年报又说,至于拆迁悲剧,更是触目惊人。强拆的闹剧,将一些被拆迁户的权利、法律的尊严一次次碾压。或许有人认为,拆迁横行的根由有二,一是畸形政绩观在作祟,与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有关;二是,暴利驱使。一些暴力拆迁事件背后,有着事关开发商、地方政府的暴利作祟;更重要的原因在于,人性与民意、法规政策束缚不住个别官员强拆的手,其根源在于违法乱行政几无成本。在层层政绩渴求的时代背景下,一级级地方政府几乎都对土地财政有着天然的渴求,对GDP数据有着本能的追求,所以,同级和下级有违法拆迁行径乃至强拆出愤怒的民意时,涉事官员往往不仅少有被问责的,反而会被认为“有魄力”、“有作为”而被包庇甚至提擢重用,像“季挖挖”、“孙善扒”、“李拆城”皆是,都是在民意的怨怒中不断升迁,而他们的倒台,却的确与曾经的强拆并无直接关联。
 
面对这些,中国青年报表现出另一种无奈“给强拆官员起绰号,管什么用”之后,还说,杜绝强拆,问责强拆官员,关键还在于还权于民,让百姓的权利坚挺起来,有资本去对抗混乱行政的权力。否则,即便被拆迁户手持宪法,肩扛国旗,也无法阻止推土机的肆虐。(文/梁石川)
 
文章链接:史无前例大拆迁 重塑新西宁 
http://www.qh.xinhuanet.com/2012-10/31/c_113551825.htm
梁石川:青海“双拐王”何令西宁居民“谈郑色变”
http://blog.ifeng.com/article/323467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