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领导还能听到不同的意见吗?
------看李克强谈联系群众时说《再不好听的话我们也要听》的感慨!
汪华斌
我们看到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近日到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联系点,并在内蒙古翁牛特旗参加旗委常委扩大会议时强调:“要把群众的心吃透,顺应民心、民意、民愿”。他在谈起古代的“采风制度”即官员通过民谣了解民情政情时说:“我们从群众中来,就不怕听群众的牢骚和意见;再不好听的话我们也要听”。这话本来不是什么创造,而应该是我们党的传统;然而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领导一言堂的文化洗礼,我们社会再也不会有不同意见了;因为这些年凡与领导意见不合的人全部成为了利益缺损者,而附和领导意见的人千篇一律地成为了既得利益者。正因为如此,所以今天才看到要听群众不同意见的经典;可惜的是现在所有人都形成了附和领导意见的风气,所以想真正听到与领导不同意见还真的有点难;因为如同我这样敢于直言的人全部被下岗或淘汰完了。
是啊!我们这一届的党和国家领导人的确亲民,使很多老百姓感觉到社会风气一新;如在赤峰翁牛特旗桥头镇太平庄村民温树成家中,李克强仔细询问低保、养老保险有多少;怎么领。而当温树成说‘这些钱当地会打入卡中’时,李克强竟然说“我能看看这些卡么”?正是这话的亲切,所以温树成的老伴很意外;急忙从层层包裹里拿出卡递给总理。李克强察看后叮嘱“这些卡很重要,要收好”。这的确是亲民的行为,所以使老百姓有感动的感觉。然而这与决策和与老百姓心连心还是有距离的,因为我们现在的决策全部是领导在那里高瞻远瞩地闭门造车而拍脑袋形成的;根本没有不同意见的完善。这就是我们社会永远前进,但却是越前进则问题越多的原因。虽然不能说领导的所有决策全部脱离实际,但毕竟绝大多数决策都是领导为自己政绩而拍脑袋的产物。
我们不会忘记毛泽东时代的大跃进,亩产万斤竟然成为领导决策的依据;为什么,因为从上到下全部只有附和的赞扬声;根本没有不同意见。因为不同意见的彭德怀被打倒了,而彭德怀就是允许‘老百姓骂娘’的人。当彭德怀被打倒后,我们社会不仅不允许老百姓骂娘了;连对领导的决策不赞扬都是不允许的,因为只有与领导保持一致的人才是领导信任的人;这也是我们社会不断培养附和领导意见之人的原因。
改革开放后我们不仅没有改变这种只听领导意见的现象,反而登峰造极地发展领导独断专横的局面;这就是我们社会不断改革放权,然后权力却依然是到谁手中就专制了。如我们社会政府对国有企业的放权,但却使国企负责人更加肆无忌惮地专横了;如改革开放前国有企业的负责人是没有人事权的,而人事权由政府相关职能部门控制。正因为如此,所以有些人敢于顶撞国企负责人;从而使国企也会出现分歧决策而相互拍桌子的现象。改革开放后政府放权,从而将这项权力集中到国企负责人的手上了;因为连副职都受负责人控制,你能说国企还能出现副职敢于向正职拍桌子的现象吗?正因为如此,所以国企负责人就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力将所有威胁自己或自己看不顺眼的人全部排斥出去了。如我当年在我单位那可是名声在外,然而当一位从实习生直接火箭提拔成负责人的人上台后的第一件事竟然是组织党委会上投票决定强制性地将我下岗;而且还是八小时内就得离开单位。正是这杀猴给鸡看的改革开放政策,从而威慑了所有人;这也是一些漂亮女工在这之后快速成为各级负责人情妇的原因。因为下岗后没有一分钱就得自己去摆地摊,而委曲求全就是每月能有3000多元及以上的收入。这也是从此以后党委会上再也没有不同意见的原因,因为大家全部是按照负责人的意图发表意见;所以改革开放造成中国大地竟然高度一致,任何地方的任何时候都是围绕领导的决策唱赞歌;根本没有任何不同意见。
这并不是说领导的决策高明,而是大家只有附和领导的意见才能有饭吃;如果不附和领导的意见,马上就得自谋出路。在一个全民资源高度垄断的社会,自谋出路实际就意味着自己的体制内的饭吃到底了。在一个只有体制内才能光宗耀祖的社会,被排斥出体制内意味着人生艰难困苦的开始。这也是我们社会今天什么人最艰苦,绝大部分都是当年下岗的人;不是这些人不勤劳,也不是这些人没有知识;而是因为这些人下岗后就没有资源利用了,所以才成为中国当今社会生活最困难重重的人。这个事实告诉我们什么,告诉我们这些人就是当年敢于向领导说“不”的结果。在这活生生的事实教育下,我们社会还能培养出敢于向领导说不同意见的人吗?在一个没有任何人敢于向领导说自己真实想法的社会,我们又如何能听到与领导的不同意见呢?本来网络上还有我们这些体制外的人敢于发表一些直言,可惜的是我们这些人的直言遭遇最多的还是被删除;这就说明今天连网络上都难找到与领导的不同意见,我们的领导又能到哪里去听到不同意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