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建立电商产品质量监管体制


 
  一些业内人士提出,构建电子商务产品质量促进体系,优化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环境,激活电子商务产业发展内生动力,是推动电子商务产业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举措,建议多管齐下着手构建电子商务产品质量促进体系。
  杭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金财建议,加快电子商务产品质量监管规章和制度建设,为立法奠定基础。由于现有产品质量管理法主要涵盖的是实体经济,建议相关部门就电子商务产业特点,完善相关规章和制度。同时,综合质量监管部门、质量和法律专家、资深网购消费者等各方的建设性意见,为制定《电子商务法》奠定基础。
  据了解,在阿里巴巴公司总部所在地,杭州市已经与阿里巴巴合作,成立了“国家质检总局电子商务产品质量风险监测中心”和“国家质检总局电子商务产品质量12365投诉举报处置指挥中心”。朱加宝建议,将其升级为全国电子商务产品质量监管协作平台,借助产品质量大数据平台,建立电子商务产品质量风险监测预警机制、生产企业信用评价机制和跨地域执法协作网络,加大力度实现“网上发现、追溯源头、属地查处”机制,实现“源头治理、净化环境、促进发展”,借以加大电商产品质量监管协作平台建设支持力度。
  此外,建议国家质检部门牵头打造电子商务产品质量监管协作平台,整合全国质检系统资源、电子商务企业资源和广大消费者信息,建立跨地域、跨领域的电子商务产品质量监管协作机制。
  目前,我国还没有国家级电子商务产品质量相关民间中介组织,这与电子商务产业发展不相匹配。天能集团董事长张天任建议,国家质检总局和民政部组织设立国家电子商务产品质量促进会。促进会联合政府部门、电子商务企业、科研院所、消费者等电子商务相关方,开展电子商务产业发展前瞻性研讨,推动政府部门制定出台电子商务产品质量监管和服务措施,代表国家对接国际电子商务协会、学会权威组织,提升我国电子商务产品质量国际形象和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