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职能部门压根就没有职能


   在一场“中国公务员该不该长工资”的讨论中,有一位在职的公务员对大家说:“公务员全都是社会精英,当然应该给他们涨工资了”。然而,令他没有想到的是,这时站起了一位非公务员,对他讲道:“过去中国有一百多个部,经济没有搞上去;现在只剩下三十几个了,经济反而给搞了上去。请问,您如何解释少了‘精英’们的经济反而能搞上去的这种现象”?

 诚然,他回答不了这个问题,也就只好红着脸,不好意思地落座了。

我数不清到目前为止中国还有多少职能部门,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他们基本上“没有职能”而“只有权力”。而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就在于,这些所谓的职能部门,手里均或多或少地掌管着一定权力,而作为社会资源而非自然自然,权力这种东西无疑是可用来变现的。

于是,一些手里掌握着权力的人,便自然而然地会联想到如何为将其掌握的权力“寻租”的问题来。笔者可以想象得出来,那些挤破头考公务员的人,或多或少有笔者上述分析的心思存在。

其实,换一个角度去看问题,我们也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千军万马考公务员的这种现象,是对我们国家职能部门的机构设计存在严重的机制缺陷的一种反映。这也就造成了,他们之所以要考公务员,不是为了所谓的“为人民服务”,而是为了更多地得到可以被自己掌握的权利。于是,一些地质勘探、自然科学研究,艰苦而又没有什么油水的岗位便没人问津了。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数年来的公务员的考试中得到答案,在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而笔者在这里要说的是,由于存在着上述“有权无职”或“有职无能”问题,笔者也就得出了“中国式职能部门压根就没有职能”的论题、论断。诚然,是需要拿出证据的。

首先,大家必须得认识到,“职能”与“权力”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东西。为什么说“职能”与“权力”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东西?不因为别的,就因为“权力是一种行政许可”,而“职能是一种运行机制”。请问,我们的政府职能部门是权力的象征还是职能的体现?诚然,这是一个不用回答就能得到的答案。

关于这一点,笔者不妨给大家举一个例子来说明:

大家经常会听到国务院又颁布了“国几条”了。请问,本来应该由住建部、环保局、药监局等职能部门颁布的《条例》为什么必须得由国务院亲自来颁布呢?国务院岂不有越俎代庖之嫌疑?回答如果是肯定的,那又说明了什么?毫无疑问,它说明了我们的职能部门压根就没有或不具备这种职能也,而统统是一种行政许可机构。于是,当某种经济社会现象产生了以后,他们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为了一个又一个的“没有思想准备的客人”,也就不要说去如何“发挥职能”的问题了。再问,一个压根就没有职能的部门,还能奢谈什么“发挥职能”的问题?

再于是,便有了所谓“危机预案”或“危机管理”之一说,其实它们全都是职能部门“没有职能”的表现。

而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式职能部门基本上属于“灭火队”而压根就没有“防火墙”的职能。

而再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的政府职能部门还谈不到所谓的“转变职能”的问题,因为它们压根就没有“职能”。一个尚没有职能的部门又何谈“转变职能”?当然,如果把我们的职能部门理解为是“有职无能”的“权力部门”也可以。这难道不是中国式“职能部门”的现状?于是,上班玩游戏、吹茶也就成为了一种常态。那么,又该如何把职能构建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