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中国农民不能在家乡创业?


为何中国农民不能在家乡创业?

-----一位鄂州老乡说自己“30年前没有钱不能在家乡创业,

30年后有钱了还是不能在家乡创业”的疑惑!

汪华斌

昨天碰到一位老板,竟然是我的鄂州老乡;我们交谈后才知道这位老板当年就因为自己当兵回家而满腔热情,谁知想在家乡创业的他竟然没有分文。那时可没有人扶持他创业,因为乡镇与村干部全部希望引进老板来承包;根本没有人为他在家乡创造条件。正因为如此,所以失望的他只身来武汉闯荡。在外的艰苦奋斗中,终于使他有了回家乡创业的资本;然而正当他前几年想回家乡创业时,谁知竟然同样遭遇到拒绝;说是现在城镇化建设以房地产为主,除知名企业或外资老板能够作为市的招商引资外;其它的个体户回乡创业基本拒之门外,因为将来影响到城镇化的拆迁。正因为如此,于是他只好在武汉市进行二次创业;因为他已经彻底失去了回家乡创业的热情。

是啊!当年农村创业的确受困于没有资金,所以大小乡镇干部到处招商引资。其实说通俗易懂的话就是到处招揽老板,尤其是海外的老板;正因为如此,所以当年到农村承包的人基本上是利用工作之便赚到改革开放后第一笔钱的国有企业的人。当然也有一些海外老板,充其量也只是骗子居多;如我们鄂州市就遭遇到一位海外老板来承包大批山林,然后用承包经营书抵押进行银行贷款;最后是将贷款带跑了,因为连追踪的痕迹也没有。无独有偶,后来又有一位浙江老板说投资皮革城;于是政府帮助拆迁,而他将土地抵押贷款后同样失踪了;这就是外来老板在我们那里的投资结果。

可遭遇到这样的境况,竟然丝毫没有改变我们那农村继续不允许当地人创业的原则;试想从2008年我带第一个万头猪场项目进村,直到2010年整整十二年我介绍了三十二个大项目进村;折算总投资额超过150亿。可就因为乡镇与村干部害怕我家先富起来了,竟然全部拒绝;要知道这可是当年政府扶持的生态建设项目,因为这些项目不是生态养殖就是生态种植,剩下的也是生态旅游项目。然而乡镇干部竟然质问我,‘为何不帮忙引进房地产项目’。当时我目瞪口呆,后来我一个亲戚告诉我原因;因为我引进的这些项目全部不能提成,而且地方政府还得扶持资金;相反房地产项目全部是先提成总投资的百分之二十,然后再按照土地出让金进行补交。正因为如此,房地产项目是只进不出的项目;所以鄂州市的各级领导都高兴。而如果扶持生态建设项目,不仅没有提成的现金;相反还得自筹资金补贴帮助。至于允许乡亲们回乡创业更麻烦,因为城镇化拆迁补偿成为了最头疼的事。正因为如此,所以鄂州市的各级领导干部宁愿土地荒芜;因为到时卖土地不涉及到补偿问题,所以政府得到的将更多;这就是为何现在的政府并不鼓励在外成功的村民回乡创业的原因。

是啊!如果说30年前鼓励农民自己创业的确是没有钱,而现在相当多的村民实际已经拥有了一笔创业资金;如我老家那个小山村,家里有几十万的人并不少;因为这些年在外承包建筑工程,用血汗都有了一笔创业资金。然而今天的村干部并不鼓励农民创业,所以绝大多数农民只能用这钱回家乡来修建楼房;这也是今天的农村房子越修越高级,而就业机会却越来越少;因为我们现在的农村既没有集约土地,也没有计划土地增值;全部是希望卖土地赚钱。所以农民将自己的钱用在修建楼房后,又只能将楼房空闲出来;因为自己也只能再到外地谋生了,而当地的经济却只能是越来越困难。

我们看到现在依然还是有不少地方领导到处招商引资,但实际早就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因为这些领导干部除了借机游玩外,也只想引进一些知名的国际品牌或大企业;目的并不是引进技术和资金,因为他们也只是想用这些名头来包装自己而已。正因为如此,我们现在不少成功经验的总结后竟然规律高度一致;那就是除了房地产是支柱产业外,很少有地方经济成为龙头产业的;这就是我们改革开放后的农村经济建设。就是我们的国企竟然也从改革开放前的强大竞争力变成了现在越来越软弱无力了;因为现在的国企除了投资额的无限规模化外,其它任何竞争力竟然是只降不升。如果我们的国企世界竞争力上升,为何没有召回我们这些国企下岗人员回去复职;也没有对我们进行过任何补偿呀。至于农村更是不仅没有实现就近就业的原则,而且连农民的产出率也越来越小;因为现在农村的土地基本被卖得差不多了,而农民却只能带领子孙后代永远地自谋出路了。农民30年前在家乡创业的确因为没有钱而难实现,而30年后的农民竟然因为有了创业的钱同样还是不能在家乡创业;这竟然不是个案而且好像成为了中国特色,这是为什么?起码我这个搞战略规划的人是糊涂了,因为这在任何管理理论上都无法解释。我一直以为村干部是因为与我有矛盾而拒绝我在农村创业,而现在竟然有同病相怜的老乡;这又叫我产生了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