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民主的含义?最通俗的解读应该是:民众的事情自己说了算。这的确是个挺好的理想社会,但其实真正做到也真不容易呢。台湾的事情就不去说它了,看看我们自己身边的事情吧。近年来,人们的自主意识、环境意识、维权意识大大提高,通过网络来反映自己诉求的能力也今非昔比了。最典型的案例莫过于那个PX项目了,因为担心这个化工项目有毒,导致附近居民的健康受到威胁,接连多个地方的民众因此而进行了强烈的抗议。因为政府官员要维稳,因此导致这个项目屡屡流产。因为PX这种化工原料应用很普遍,国内的市场需求巨大,因民众的反对,不得已只能大量进口此类产品。而在国外却没有出现类似的情况,对此引发的深入思考是多角度的。
凤凰卫视的“一虎一席谈”栏目最近有一期就是讨论这个话题的,很有意思,也的确引发了很深刻的思考。有人认为,PX项目既然有毒,当然会危害民众的健康,引起抗议是必然的。而与此相左的观点是,此类产品的生产过程有足够的安全系数保障,民众的激烈情绪是因为相关传播不够导致的。不能因为有反对的声音就一味地迁就,要强化科普教育,不能因为害怕民众闹事就做无原则的妥协。其实,这个问题的确不是孤立的,科普宣传不够是个原因,而更主要的是民众对政府失去了信任,政府的公信力严重缺失,才是问题的症结所在。而民众对政府的不信任,也当然不是无缘由的。很多地方官员为了自己捞政绩,拼命上GDP,而将保护环境及民众的健康置之不理,这样的事例早已屡见不鲜。尽管化工项目要事先做环境评估,但因为长官意志作怪,致使项目选址在前,而所谓的环评在后,进而在很大程度上流于了形式。既然民众的维权意识在觉醒,网络环境又为民意的表达提供了种种便利条件,我们的领导也口口声声尊重民众的意愿,在这种情况下,加上很多工作环节的不到位,逢PX就反的现象出现也就不足为奇了呀。
因为原因复杂,有关PX项目是否该在国内上马的问题,看似难有众口一词的结论了。依我的观点看,从我们国家的实际出发,让这个项目继续在国内生产是必须的,总不能有问题就不做了吧。如果那样的话,我们只能倒退回原始社会了呀。要过现代生活,就必须面对各种问题,因噎废食的做法显然是不足取的。当然民众的意见也不能完全无视,在项目论证阶段,应该有相关必要的征询和尊重民意的工作环节,但完全和绝对的民主是行不通的。要体现政府的权威,从更广大和长远的利益角度,为更多民众及国家的根本利益出发,民主程序和集中决策都必能偏废。一旦放弃了这样的理性原则,我们这么大的国家可真就乱套了呀。看看台湾那里发生的情景吧,中国大陆如果也那样的话,局面可就难以收拾了呀。
而政府公信力的问题尽管非常重要,却是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因为体制的局限,中国的腐败根深蒂固,尽管反腐力度在加大,但能通过政府公信力增强体现改革与反腐的成效来,可绝非一日之功。总不能啥都不做,等着政府公信力提上来了,再着手上项目、搞建设吧。说起来,PX项目受阻的问题在中国绝非个案了,类似的事件可以举出很多的,比如同样出现多次的垃圾处理问题,还有核电问题、栏河筑坝修水利问题等。如果都将民主决策的程序绝对化,我们中国的事情就真要一事无成了。一些政府官员以民众反对就束手无策的不作为,是另一种腐败,也必须坚决杜绝。总之,民主的问题是把双刃剑,用得不好,对我们自己的伤害会非常严重的,切不可感情用事、意气用事啊。不等不靠,面对现实,在干事中寻求动态平衡,才是当下我们的理性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