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不接受批评而只欢迎赞美!


中国不接受批评而只欢迎赞美!

-------近日我再找人民医院的朋友帮忙而得到的却是领导要求她刁难我的指示;

说是因为我是一个专门找单位问题的人,所以成为不受欢迎的人;

因为中国是一个不接受批评而只欢迎赞美的社会!

汪华斌

近日我又有病人需要到人民医院看病,于是我就又找认识的朋友帮忙;谁知每次都痛快的她,这次竟然犹豫不决。原来是上次我写的《人民医院心中还有人民吗?》的文章不是转到医院领导看的,而是因为有人无意看到的而反映到了领导;虽然这并不影响医院或领导什么,因为没有任何上级领导批评医院应该改进医德医风;而是领导认为应该刁难我这曝光医院阴暗面的人,说是决不能允许这种社会风气存在;于是才有这样的结果。

是啊!我在网络上曝光社会阴暗面的文章已经有十多年了,涉及的单位与地区也不少;除了那篇说武汉市公交车上小偷猖獗的文章引起了武汉市公安局领导的关注,于是便衣民警亲自找我联系并向我说明相关情况外;此外再也没有任何其它单位或领导找过我谈论曝光之事。即使是我对当年打击报复之事的信访,竟然引来我原来的单位要求国安局出面威慑我;因为它们将我在网络上的所有不满言论全部复制成册并以组织的名义送去了。而我曝光鄂州市投资的相关文章不仅没有引来效应,反而是鄂州市的宣传部门要求相关网络禁止我发文了;就连我申诉我老家房屋维修一事,竟然招致上下集体对抗我;从而使我家的房屋倒塌了也不能维修。这就是我们今天的中国社会,一个不接受批评而只欢迎赞美的特区。

是啊!近几年医患纠纷应该是我们社会的普遍现象吧,而且医闹现象也较多。然而我们在任何医院看到的全部是表扬信或感谢信,却没有一处留有批评的痕迹;好像医院从来没有任何过错,医患矛盾也与医院无关。即使我们有些医院对患者家属赔偿,最后也只是对家属的安慰;因为这与医院的任何过错没有关系。正因为如此,举报医德医风没有人管;举报医疗事故更是泥牛入海,所以才造成一些公平无望者而走极端。看今天的中国大地,任何单位都关注到了网络宣传;因而网络举报也有渠道了。然而任何单位的网站千篇一律,你表扬或赞美的文章肯定能出现;而批评或举报的文章绝对是失踪。如我在湖北省信访局网站上的投诉,从来没有任何一篇能够上去;不是你投诉的内容里面含有非法的词,就是投诉内容不合要求。至于你通过信访去的邮件,更是泥牛入海。此外就是领导网络邮箱更不可信,因为我曾为我老家的危房维修而给鄂州市的几任书记和市长邮箱都投了无数次;但却从来没有任何一次有回音。因为我得到村干部的答复是,‘除非国务院的领导亲自批示,不然休想在我们这里修建原来的房屋’。

从中华文化的角度看,我们中国人的确喜欢好话;也正因为如此,才引起外国专家学者的注意,于是由中国和德国的经济心理学家组成的研究小组对企业中的中国和德国籍员工进行过心理测试;结果显示中国员工和德国员工面对上司的表扬与批评反应迥然不同。中国人对批评非常敏感,一旦被批评就会有消极作用。而德国人面对批评情绪不会过分起伏;一旦获得表扬便干劲十足。大概就是因为特定的中国文化吧,所以中国社会被定义为正能量的社会;即表扬是很常见的一种精神鼓励,而批评被看作是丢面子的事情;尤其是中国社会的官,更是对批评反应敏感;尤其是对老百姓与下属的批评更是不能容忍。因为批评可能使他(她)失去提拔,因为批评可能使他(她)失去权利。所以今天中国社会的官员特别接受不了批评,他们个个就是今天中国社会的皇帝。只能允许给他(她)们歌功颂德,决不允许任何形式的批评。

然而可惜的是我们社会害怕批评的人并不是通过自己胆战心惊地履行职责来实现没有批评,而是通过打击报复批评者的威慑来实现没有批评;因为这些人该违法乱纪的照样违法乱纪,该腐败的照样腐败;根本没有人想通过自己的洁身自好来实现赞美或没有批评,反而是不断制造批评的事实再通过打击报复而实现无人敢批评的中国特色;这也是我们社会矛盾激化的原因。本来接受批评时的事态并不大,但对批评者打击报复后却使事态升级;所以很多上访实际开始的问题并不大,只是因为相关责任人压制并打击报复批评者;从而使社会矛盾激化,不少人的极端行为就是这样产生的。

然而在管理学里面,批评才是最快改进的途径;所以西方国家的政府从来没有拒绝批评,反而是欢迎批评;如美国一些经常批评政府的人竟然聘请为政府的管理顾问。而我们社会正好相反,我们的政府只聘请那些吹鼓手为政府的顾问。也正因为如此,西方国家的官员总是担心自己的能力不足;而中国社会的官员反而个个都认为自己的治国安民的天才,因为他们从来没有听到过不同意见;全部都是高瞻远瞩的天才决策。然而这些天才自己也知道,因为自己的决策或行为遭到怨恨;但就因为我们是一个不接受批评而只欢迎赞美的社会,所以即使是天怒人怨也会是赞美声一片;因为批评家都被压制或打击报复而自顾不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