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心协力,共同推进节能减排


齐心协力,共同推进节能减排

刘纯银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20142015年节能减排低碳发展行动方案》,进一步硬化节能减排降碳指标、量化任务、强化措施。预计到2015年,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将达到4.5万亿元。(527日《证券时报》)

众所周知,生态环境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子孙后代和民族未来的大事,推进节能减排不仅是惠及全国人民甚至全人类的壮举,也是早日建成“美丽中国”的重要措施。

然而,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基础薄弱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而言,能在较短时间内取得诸如“严格项目准入、推动重点工程、完善政策法规、加强执法监管以及全国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减排进度超过时间要求,氮氧化物排放量首次降至2010年减排基数以下”等环境保护方面一系列举世瞩目的成就,的确难能可贵。但我们还应当清醒地认识到,一些地区发展中不协调、不可持续因素依然存在,尤其是转方式调结构任务仍然十分繁重,一些落后技术设备仍在使用,部分行业产能严重过剩,导致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趋尖锐,环境质量不容乐观,特别是雾霾天气范围扩大。

因此,要想早日建成美丽中国,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就需要各级环保部门坚决打好污染减排这场硬仗,这既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更是促进经济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呢?

首先是各级政府和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在抓紧完善标准、制度和法规体系的基础上,采取切实的防治污染措施,促进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转变,下决心解决好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环境污染突出问题,改善环境质量,维护人民健康,用实际行动让人民看到希望。

其次是进一步强化目标责任,并严格污染减排责任考核,不折不扣地兑现奖惩或问责。健全责任追究制度,就是要严格落实企业环境安全主体责任,强化地方政府环境安全监管责任。尤其对环境风险防范不力、发生污染事故不按规定报告、以及未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扩大的,更要及时严格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另外,节能减排是一项系统工程,在全面推进的过程中,除了制定出相关配套政策法规外,还要加大强制执行的力度,出台技术、产品和管理等相配套的标准,为实施过程提供监督检查的依据。还要加大对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新产品的宣传和市场推广力度,并在政策方面给予支持或在经济上予以奖励。

总而言之,环境保护是基本国策。直面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开始,正视现实是继续前行的动力。做好节能减排工作,并不是某一个部门或某一个地区能够单独完成的,而是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只有全社会与各级政府继续加强合作、密切配合,通过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节能减排的目标就一定能实现,就一定能助推美丽中国建设进程。

新闻链接:

http://news.xinhuanet.com/energy/2014-05/27/c_12655092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