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五四 习主席到北大


    今天是五四青年节暨北大116周年校庆,习近平主席到北大。习主席代表党中央向全国各族青年致以节日问候,向全国广大教育工作者和青年工作者致以崇高敬意。习主席考察了人文学苑、生物动态光学成像中心。习主席说,我们有凝心聚力办大事的自信,要把最好的资源凝聚起来,发挥各类人才的智慧,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习近平步入静园草坪。这里正在举行纪念五四诗会,听学生诗作《聆听青年》和毛泽东著名词作《沁园春·长沙》的朗诵,习主席说,你们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自豪感令我很有触动,希望你们勇担时代青年的历史责任。

   

 
组图:习近平“五四青年节”访问北大
习近平与北京大学党委书记朱善璐
 

 

习近平到北大考察,同师生互动。

   在北大人文学苑,87岁的著名哲学家汤一介从研究室走出来欢迎习近平,习主席快步迎上去同汤教授亲切握手。在汤教授研究室里,习主席同他促膝交谈,了解《儒藏》编纂情况,赞扬他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发展、创新作出了很大贡献。

  在北大生物动态光学成像中心主任、美国科学院院士谢晓亮告诉总书记,他已下定决心回国全职工作。总书记连声说“很好,很好”,我被你的精神所感动,支持你回国创业。

习近平与汤一介。

习近平在北大生物动态光学成像中心。

 

   北京大学创办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1919年中国爆发反帝反封建的“五四”运动,北京大学是“五四”运动的发祥地。“五四”时期,北京大学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中心,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最初基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学校决定以5月4日为校庆纪念日。
 
   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学等13所大专学校3000多人在天安门前集会,举行示威游行。北京学生爱国运动的烈火迅速燃遍全国,得到各地青年学生和人民群众的支持,发展成为全国性的反帝爱国运动。而五四运动所倡导的“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精神仍然被当代年轻人所推崇。

    三年前(2012619日),习近平到北京大学调研高校党建工作时,看望了考古文博学院2009级学生,并同他们交流,勉励他们学好专业,为中华民族文化传承和祖国建设多做贡献。

2013年“五四”青年节前夕,学生团支部全体同学于4月28日给总书记写信。习近平收到北京大学党委转交的这封信后随即回信。

回信全文如下。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2009级本科团支部全体同学:

来信收悉。得知你们近一年来不仅校园学习取得新的进步,而且在野外考古实习中很有收获,甚为欣慰。从字里行间,我感受到了你们立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的决心和信心。

你们在信中写到,中国梦让你们感受到了一份同心奋进的深沉力量,让你们更加懂得了当代青年所肩负的历史责任。说得很好。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包括广大青年在内的每个中国人的梦。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只有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才能最终成就一番事业。希望你们珍惜韶华、奋发有为,勇做走在时代前面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努力使自己成为祖国建设的有用之才、栋梁之材,为实现中国梦奉献智慧和力量。

五四青年节即将来临,我向你们致以节日的问候。

习近平

201352

====================

 新闻链接:新华网北京2014年5月4日电 http://news.xinhuanet.com/2014-05/04/c_1110527070.htm?prolongation=1

据新华社“新华视点”微博报道,今天是五四青年节,也是五四运动95周年纪念日。上午,习近平来到北京大学,代表党中央向全国各族青年致以节日问候,向全国广大教育工作者和青年工作者致以崇高敬意。总书记考察了人文学苑、生物动态光学成像中心,参加了纪念五四诗会,并同师生代表座谈。 

:

 

=============

关于“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

 

这句话出自欧阳修《易或问》: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未有学其小而能至其大者也,知此然后知学《易》矣

欧阳修对《易经》有精深的研究,原文中的,本指《易经》所表达的大义,则指占筮等末节。

这里引用,可以理解为,一个人有远大的理想,具体的人生目标是可以兼顾的。如果只考虑个人微小的利益,就没有办法达到人生的最高境界。

 欧阳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汉族江右民系。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中进士,任西京留守推官。宋仁宗景佑三年(1036),范仲淹由于直言谏事被贬,欧阳修替范仲淹说话,也被贬夷陵县令。欧阳修被贬后写的诗,表现出他在困难和挫折面前决不屈服的顽强精神。

  春风疑不到天涯,山城二月未见花。

  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


  景佑三年他从京城开封到达峡州夷陵,把寓居夷陵贬所的室命名为至喜堂,意即至而后喜,并作《夷陵县至喜堂记》,真实地记载了夷陵的历史面貌。
  
且志夫天下之大险,至此而始平夷,为行人之喜幸。此一喜也夷陵固为下州,廪与奉皆薄,而僻且远,虽有善政,不足为名誉以资进取。朱公能不以陋而安之,其心又喜。夫人之去忧患而就乐意,《诗》所谓恺悌君子者矣。
  码头石级陡且曲,绕城江岸。巴、湘、楚帆舟商船,停泊船上装载的都是山货土产生漆、峡州纸、梗稻米、茶叶、柑橘。 县楼朝见虎,官舍夜闻口号。夷陵无城墙,街道又窄又脏,车马不能通行。市面多是小摊小贩,无大户商贾。民众生活艰苦,嗜好腌鱼。住房窄小,一堂之中,楼上住人,楼下养猪。居舍单一,且厨房、天井、谷仓都挤在一起。屋宇全是竹子、木板、茅草构成。
      
欧阳修身为县令,倡导百姓广为植树造林。拆茅屋,建瓦房,人畜分居,厨房与谷仓分开,改变邪风陋习。欧阳修当年在夷陵的遗迹,早已荡然无迹。唯有三游洞中景佑四年七月十日,夷陵欧阳永叔和判官丁同行刻石。存为了永久的纪念。
     
欧阳修在夷陵一年零三个月,在城内建有六一書院,書院内设有讲堂和景贤殿,在此写了著名的《原弊》、《本论》、《春秋论》、《易或问》、《明用》、《易童子问》、《新五代史》等历史学术名著。他特别崇尚理论思维与思辨精神,尤其经学和史学上研究,属于疑古辨伪派的重要人物。他对于于传统认为《周易大传十翼》作者是孔子的说法提出质疑,在《易或问》中指出:“自孔子殁,周益衰,王道丧而学废。接乎战国,百家之异端起,‘十翼’之说不知起于何人”。他对于《周礼》也提出质疑,认为是“考之实有可疑”的伪书。在《春秋或问》中指出《春秋》三传都不可尽信,他说:“妄意圣人而惑学者,三子之过而已。”在《帝王世次图序》特别指摘将尧、舜、禹、商、周皆描述为黄帝之后裔的荒诞无稽。

。欧阳修在仕途40余年,历任知县、知州、馆阁校勘、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副宰相)等职;从一介小小县令成我国为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金石学家、目录学家、经学家,尤以文学成就最高,是继承唐代古文运动而有所创新的北宋文坛巨星。熙宁五年(1072年)卒于颖州(安徽阜阳),享年66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