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益边界在哪 BAT扩张的边界就在哪


    阿里巴巴与广州恒大集团达成协议的消息,不仅在足球界、互联网行业引起高度关注,资本市场同样受到波及。受该消息的刺激,上周四A股市场上的足球概念股纷纷大涨,江苏舜天、雷曼光电、双象股份等涨停,泰达股份、中体产业、亚泰集团等涨幅超过7%,也凸显出阿里与恒大合作的利好效应。

    阿里巴巴近年来动作不断,入股新浪微博,成为A股上市公司恒生电子的实际控制人,斥资62亿港元收购在香港上市的文化中国传播集团60%股份,认购A股上市公司华数传媒20%的股权,与云锋基金合作以12.2亿美元购得优酷土豆A类普通股7.21亿股(阿里巴巴持股比例为16.5%),阿里巴巴集团欲登陆美国股市,再加上涉足足球领域,阿里巴巴扩张速度堪称惊人。

    其实,不仅是马云的阿里巴巴,李彦宏的百度,马化腾的腾讯等BAT巨头都在打造自己的商业帝国。像腾讯公司在香港上市,其股价在10年时间内上涨超过百倍,今年3月份最高的时候达到633.55港元。因为股价太高影响到其流动性,腾讯公司不得不实施一股拆五股的拆股方案。腾讯公司股价能有如此优异的表现,与其不断创新,不断扩张是密不可分的。

    任何资本都有逐利的一面,这是由其本质决定的。虽然马云“对足球兴趣一直不大,连比赛规则都搞不清楚”,但此次与恒大合作,阿里巴巴绝对不会是像马云所说的“搅局者”,也绝非仅仅只是“想参与中国足球的变革,开启中国足球的新玩法”,背后必然有其追求利益方面的考量。许家印“一旦俱乐部具备上市条件后,将启动上市”的表态,似乎已经给出了答案。事实上,对马云而言,入股恒大集团,亦是其打造阿里巴巴商业帝国的一个方面而已。

    BAT互联网巨头的扩张,与上市公司的扩张如出一辙。不同的是BAT巨头实力更加雄厚,手中握有充足的现金,大肆扩张起来“不差钱”。因为存在制度方面的优势,上市公司在扩张方面,基本上不需要付出巨额资金,只需要以定向增发的方式发行股份购买相关资产即可,顺带还可以获取配套融资的机会。而上市公司搞跨界,虽不乏大手笔,像并购传媒、影视充市值等,与BAT巨头相比,却明显不在一个档次上。

    BAT巨头的扩张,个中也不无为资本造势的意味。为资本造势将有利于其今后的行业布局与扩张,行业布局又将有利于为今后的资本造势,两者相辅相成,但最重要的当然还是为了“利益”两字,这实际上亦是其最终的落脚点。像马云入股恒大集团,12亿元并非什么小数目,真的会是拿去“搅局”吗?答案无疑是否定的。

    BAT互联网巨头商业帝国会庞大到什么程度,我们并不知道。但有一点我们必须坚信,只要他们有足够的实力,利益的边界在哪,BAT互联网巨头扩张的边界就会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