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王老吉有点烦,烦的不是如何提高销售量,不是如何服务好消费者,不是如何做强做大……这个烦有些莫名其妙。其实,有些事情表面上看扑朔迷离,但去伪求真后却能一目了然。一件事情如此,一个人如此,一脉企业也是如此。
最近,关于绿盒王老吉的两大股东之间的纷争引起了媒体的高度关注。之前,自称王老吉后人香港人士王健仪让我很迷糊,因为,她有多重身份——她不仅是绿盒王老吉生产企业王老吉药业的董事长,还是绿盒王老吉股东之一香港同兴药业的董事长,更是加多宝的名誉董事长!在看了《时代周报》上的一篇题为《同兴药业联手加多宝上演无间道 企图牵制王老吉》(中国经济网转载了这篇文字:http://sme.ce.cn/zxfw/201406/19/t20140619_1703851.shtml)后,寻找一颗星才恍然大悟,也不禁感叹这场无间道太诡异了。王老吉药业的6名董事中,竟然有一半是加多宝的人。具体的不展开了,自己看上面的链接后就会心知肚明。下面我想说说其中的一个人。
古有“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感慨,今却有“分家百余年,为他人卖吆喝”的实例。大家都知道,加多宝曾经租用过王老吉的商标并因此大赚特赚,商标到期后,加多宝和王老吉的摩擦仍时有发生,王老吉为了捍卫自己的权益与尊严,不得不向法律求助。当然,这比起“同根同源人”的伤害,在情感上简直微不足道。不卖关子啦,下面就分解下事情的来龙去脉,相信各位也会一目了然的。
首先有必要回顾下王老吉的历史,这有助于我们了解真相。王老吉创始于1828年,后分为“王老吉成记”、“王老吉祥记”、“王老吉远恒济”三家分店独立经营。王家第三代一支王恒裕于1890年前后单独到香港发展,并于民国三年在香港报纸刊登《声明告白》,发表分家声明,至此香港王老吉和广州王老吉正式分家,从民国到现在百年来无任何经营往来。。
看到这里,大家有些明白了是吧。王健仪是王恒裕的孙女,属于香港王老吉一脉,而目前大陆上的王老吉品牌则是广州王老吉一脉,一直在大陆发展并传承至今。然而,令人想不通的是,当广州王老吉在竭尽全力捍卫自己的正当权益的时候,香港王老吉的王健仪却成了加多宝的名誉董事长。大家现在理解了我上面两句诗的含义了吧。但更为残酷的现实是:绿盒王老吉员工们都知道,同兴药业背后就是加多宝,即便最近加多宝对媒体表态“与其无任何关系”,但在路人看来也是掩耳盗铃吧。
那么,香港王老吉的当家王健仪为什么如此心甘情愿为加多宝卖吆喝呢。要知道原因就要先了解下香港王老吉凉茶的经营情况。据悉,从上世纪五十年代末至七十年代初,香港王老吉凉茶因经营不善,经历了一段低潮期,凉茶店被逼关闭,直至1988年末才重新经营,期间与大陆一支一直没有往来,单独发展。王健仪也仅仅是个名不见经传的人物,事业发展并不乐观。
就在2012年前后,广药集团与加多宝母公司鸿道集团矛盾开始激化的时刻,王健仪却以同兴药业董事长,王老吉药业董事长、加多宝公司名誉董事长的身份突然闯入了大陆人们的视线。而种种迹象表明,王老吉药业的多名董事都在加多宝担任要职。
同样是王老吉商标,红罐没有得到,那就试下绿盒吧,这种思维顺理成章,对于加多宝来讲,对“王老吉”品牌的觊觎,从其行贿延长租赁期可见一斑,因此,通过无间道“曲线救国”的思路很容易被大众接受。暂不说加多宝如何,单讲王健仪,这位王家后人曾多次公开表示:自己将全力将家族的王老吉凉茶事业发扬光大,希望实现海内外商标的统一。可是,她所做的事情却与自己的言语背道而驰。在这里面加多宝固然是这场无间道的幕后总导演,但如果王健仪坚持原则再大的利益在捍卫祖业,发展壮大祖业的准则下都将一文不值。然而,目前看来,百年品牌的传人甘愿当一枚棋子,显然已经失去了自己的本心,也失去了对王老吉的热爱。
哎,这真是凉茶界的莫大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