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高镇》序


  人文,顾名思义即人类文化。《辞海》曰:“人文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人文、人文,有人必有文——有人生息的地方就必定有社会,有社会的地方就必定有文化,包括语言符号、价值体系和道德法律规范等。这也是人类社会区别于动物世界的主要标志。大至一国家、一民族,中至一区域、一团体,小至一村落、一族系,概莫能外。文化人类学有种思想观点称作“文化相对论”(代表人物是赫斯科维茨),通俗言之,即文化无优劣。在这种观点看来,古时候的爱斯基摩人把年老体弱、丧失劳动能力的父母用雪橇带离帐篷,在远处冰面上砸个窟窿推下去;日本人把年迈的父母背到山崖的洞穴里,内留一个月的水和食物,洞口用石头垒上只留一个出气口,然后撤去梯子;以及在几乎各个民族中都广泛存在过的“溺婴”(主要是溺毙新生女婴)现象等,都是种种不同的文化,都有客观的或主观的产生根源,无所谓好、也无所谓坏。这样的观点,在学术上人们大可以探讨商榷;但在情感上,正常人恐怕是不会认同的。我们所理解的文化,还是有价值标准的,有好坏之分的。文化者,文明教化之义也。真善美是我们要弘扬的,假丑恶是我们要摒弃的。因此,人文是指人类文化中的先进的、科学的、优秀的、健康的、核心的部分,包括先进的思想、先进的价值观、先进的规范等。近代西方自文艺复兴以来,倡导“人文精神”,主张“人文主义”、“人本主义”等思想,强调重视人、关注人、关爱人、爱护人。我以为这恰是近现代西方社会文明大厦的核心根基。对于任何国家、任何民族、任何社会、任何时代来说,人文都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精神家园和生生不息的命脉。当今时代,我们更加迫切地呼唤“人文精神”。

       高镇,是陕北的故乡小镇,全中国3.4万多个乡级行政区中极其平凡的一个,名不见经传,既不是千年古镇,也不是文化名镇抑或经济强镇、商贸大镇。但我们依然有充分理由为故乡而自豪。按目前的行政管辖关系,高镇镇之上,是横山区;横山区之上,是榆林市;榆林市和延安市,即为陕北。提起陕北,不少人也许会联想到地处边陲、文化落后、穷乡僻壤这样的画面。其实,这是一个很大的误会,陕北自古以来同样是人文荟萃。不说晋文公重耳、秦公子扶苏和大将蒙恬等王公贵族的故事,不说郝连勃勃、梁师都等乱世枭雄的故事,不说杜甫、沈括、范仲淹等大文豪的故事,单说皇帝就可以拎出一串来。陕北是出过皇帝的地方,是李元昊、李自成等人的故乡。自成是元昊的后人,他们是同村人,村名叫“李继迁寨”,现属横山区殿市镇地域,历史上属米脂县管辖范围。殿市镇与高镇镇紧邻,乡政府所在地相距不过二、三十公里。李元昊是西夏的开国君主,于公元1038年称帝,为夏景宗,以下凡历十世,分别是毅宗李谅祚、惠宗李秉常、崇宗李乾顺、仁宗李仁孝、桓宗李纯佑、襄宗李安全、神宗李遵顼、献宗李德旺、末代皇帝李睍。西夏王朝幅员辽阔、方圆数千里,疆域东尽黄河、西至玉门、南界萧关(今宁夏同心南)、北控大漠,统治范围大致在今宁夏、甘肃、新疆、青海、内蒙古以及陕北地区。元昊的直系先祖是拓拔思恭(唐末党项族首领,因平叛黄巢起义有功,被赐李姓,亦称李思恭,封夏国公,开设藩镇于夏州,即今横山属地),爷爷是太祖李继迁,父亲是太宗李德明,都是响当当的风云人物,是西夏王朝广大疆域的历代开拓者。李自成则更是大名鼎鼎、家喻户晓。他于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正月称王于西安,定国号为大顺,年号永昌;同年三月攻占京师,四月二十九日在北京称帝。在现当代,横山也是革命家刘志丹曾经“闹红”的地方,“横山里下来些游击队”是人们耳熟能详的歌曲。回望故乡,数千年往事,一时多少风云人物!

       《人文高镇》是族兄文富的个人著作。文富兄学业学术虽非科班出身,但多年勤奋上进,工作之余笔耕不辍,有志者事竟成,诚可喜可贺也。古人所言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者,皆非易事。为一个乡镇小地方著书立说,我是第一次看到,更何况是颂扬家乡人文美德的作品。有鉴于此,我是心存感激和钦佩的。本书知识面宽泛,内容资料翔实,读来让人颇感亲切。至于文字结构等,当然有可改善之处,但瑕不掩瑜,值得乡亲乡党们认真一读。我本人先后考察游历二、三十个国家,对西方文明印象很深的一个细节是,即使到了英法德这些发达国家的一个基层村公所,也可以看到墙上也挂满了历任村长的油画肖像。是的!只有尊重人文、尊重历史、尊重祖宗,我们才能在前进的道路上更加自信、行得更远。

注:本文作于2014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