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振玺被查,或因“3.15”晚会寻租
6月1日,最高检察院官网公布,检察机关以涉嫌受贿犯罪,依法对中央电视台(下称央视)财经频道总监郭振玺、制片人田立武立案侦查并采取强制措施。案件侦查工作正在进行中。(6月2日《腾讯财经》)
媒体普遍解读,郭振玺此次被查与公安部原副部长李东生“落马”有直接关系,该文也描述为“这是继去年以来,第二位与央视有关的重要人物被立案调查。2013年12月,曾担任央视副台长的原公安部副部长李东生落马。此后关于郭振玺被协助调查的传言未断。”
但笔者以为,虽然郭振玺与李东生为山东老乡,但从未担任过“一把手”的李东生,2000年7月即离开央视,对央视的影响力不大可能延续十几年。即使之后仍长期在广电总局、中宣部这两个管理央视的部门任职,但因为依然未担任过“一把手”,其影响力应该是有限的。
从郭振玺的工作范围分析,他负责的财经频道最引人瞩目的有两个栏目,即一季度的“3.15”晚会,和年底的“年度经济人物”评选。而这两个活动在承办多年之后,公信力已经大幅度下降。当然,“年度经济人物评选”虽然也常有争议,但因为中国各类评选、榜单太多,这个评选结果“含金量”也不是那么高,且利益相关群体的面很窄,因此社会反响并不是太大。但“3.15”晚会因为力度一年不如一年,却遭颇多议论。笔者也是每年都关注“3.15”晚会,总体感觉也是“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要说最有价值,最能令消费者解气的“3.15”晚会,当非2006年莫属。此次央视令人惊喜地曝光了欧典地板造假,这个被曝光当日依然在使用“3•15标志”的品牌,令事先不知道节目内容的中国消费者协会极为尴尬,也因此使“3•15标志”寿终正寝。笔者曾赞叹,2006年的3•15晚会,必将载入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史册。2007年的3•15晚会,央视公开曝光了著名笑星郭德纲代言“藏秘排油茶”的虚假广告,引起轰动,再次让央视3·15晚会深入到消费者的心中。
随后的“3.15”晚会,就完全失去了应有的锐气,笔者还曾撰文《被阉割的 3·15晚会,不要也罢》,以表达对央视的不满。认为央视作为社会“公器”,理应不断揭露社会丑恶。而“3.15”晚会,理所当然要旗帜鲜明地向侵害消费者权益的利益集团开战。越来越温柔,越来越“鸡毛蒜皮”的“3.15”晚会,人们即怀疑背后是否存在着“交换”?
近几年,媒体或媒体从业人员过分使用“胡萝卜加大棒”,逼企业就范的新闻不断被曝光,人们了解到很多媒体都是先找企业(单位)的问题,然后逼着你拿钱在该媒体做广告,或直接给个人好处费“消灾”,如若不从,就媒体曝光。这一媒体界的“潜规则”,甚至弄得矿难频发的山西,连杀猪的也来冒充记者。
虽然我相信央视作为“党的喉舌”,本身具有较高的职业操守,但其从业者当中也难免有害群之马。而对于郭振玺负责的“年度经济人物”评选和“3.15”晚会,此前网上甚至就有一个流行的说法,那就是:对于“年度经济人物”评选,是有钱就可以上;而对于“‘3.15’晚会”,则是有钱就可以不上。
如果以上传言真有道理,那就难保郭振玺在“准上”与“不准上”上搞权力寻租,尤其是涉及一个企业或因“3.15”晚会曝光而倒闭的重大问题上,企业花重金收买郭振玺未必没有可能。如果真是这样,那郭振玺在涉案金额上,恐怕就不是一个小数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