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伯坦的梦想


    看完变4,忍不住写点什么,现在进电影院的次数越来越少,一方面有极大的风险会遇到不那么舒服的观众;另一方面有4K电视,很多电影就没有一定要进电影院看的理由。变形金刚除外,所有的互联网从业者,有一个算一个,一定会喜欢变形金刚,无他,就因为梦想。变形金刚几乎满足了我们对科技的所有幻想,强力、灵动、金属、智能甚至有独立灵魂,这就是所有互联网人梦想中的不一样。

    不一样是几乎是所有的互联网从业者的信仰,我们都坚信自己所作的是一件不一样的事情,我们所创造的是一件能够给用户带来变化的产品。我们坚信巨量的收益是这件不一样产品的副产品,而且必然会发生。即便在在众所周知的以复制著称的产品部门内,那些身处其中的人也一定会告诉你,他们正在做一件不一样的事情。就是这个不一样支撑着很多互联网人在地下室啃着方便面编码,凌晨在堆满半瓶可乐罐的烟蒂旁画原型。可以说每一个互联网人都是一个创业者,不管你在国贸还是通县,不管是等着工资开火还是给自己发工资,如果他怀有梦想;

变形金刚是好莱坞的标志型电影,好莱业电影无外乎一直在体个特点反社会性和人共有的真善美品之可纳为最初想打破某些世俗的羁绊,却又往往在叙事过程中通过主角的努力来获得大众也即社会舆论的认可,而英雄都是先被误解,再与大众作战。最后再一起反抗邪恶。于是擎天柱和惊破天都在自己的位置上表现得中规中矩,等待着这一过程的完成。

看变形金刚的时候很多互联网人一定会想到特斯拉,会想到埃隆.马斯克,会想到智能机械会有怎样的突进。我想到了另外一个人——布劳恩,布劳恩是来自于德国的东普鲁士22岁就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在之后的11年中即布劳恩33岁之前,布劳恩便已取得了一系列的重大科技成就,其中就包括了闻名世界的V-2弹道导弹。虽然被纳粹所用,但V-2的设计理念和超前的预感,为20世纪后50年的世界隔局刻下了清楚的标志。布劳恩像许多德国科学家一样,战后被“抢”到了美国。1969年,美国“阿波罗11号”将人类送上了月球,这也是布劳恩航天事业的最高成就,这时候的布劳恩57岁。下面是一张极为令人激动的照片,他在巨大的“土星5号”运载火箭发动机旁留下的一张珍贵的留影。

这张照片照得极为精准,把人类送上月球的这部巨大的火箭发动机以及布劳恩仰望天空的神情,照片把科技成就与梦想编织到了一起。

    咔叽叽喀喀,这个声音就是梦想的召唤(沈禄政/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