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苹果·小龙虾


好苹果·小龙虾 

这些年吃小龙虾变得异常火爆。

夏秋季节,满大街争相开张的“正宗小龙虾”店都是“潜江”的。据说是潜江的下岗工人开发了这种原来无人问津的吃食。

亚亚说要和朋友一起去一趟潜江,尝一尝真正“正宗”的小龙虾。

 

我对到潜江能不能吃到正宗的优质的小龙虾表示怀疑。我的依据来自阿尔奇安“好苹果运出华盛顿”的思想。

前些年读张五常的某个文集,了解到这个理论。据说,华盛顿盛产苹果,品质优良,享誉全美。但是,在华盛顿本地却没有优质苹果出售。阿尔奇安的解释是,好苹果与坏苹果的运费是一样的,好苹果有着更大的升值空间,于是被运往外地。

听起来有道理。小龙虾的情况似乎也应该是这样的。小龙虾不易储存,不易运输,这就意味着较高的运输成本。优质小龙虾当然会更好卖一些,更容易卖出好价钱,因此会优先销往外地市场如武汉。在云南香格里拉的时候,当地人总是说,好的松茸都卖到日本人的餐桌上了。在洪湖的时候,当地人总是说,最好的螃蟹早就被武汉的餐馆订购一空了。而且,如果说好吃的小龙虾不仅取决于小龙虾本身,还取决于烹饪的话,因为人才可以自由流动,而且在武汉这样的大城市机会会多一些,收入会高一些,因此当地水平高的厨师说不定也跑到武汉了。

想着这些,我头脑里浮现经济学的完美逻辑。我自信地推测,在武汉也可以吃到“正宗”的“潜江”小龙虾,而在潜江却不一定。

亚亚还是和朋友一起去了。

回来说,在潜江吃到的小龙虾确实新鲜,大个,肥美,匀称。油焖大虾的味道似乎比武汉的要浓烈一些,要丰富一些。要论小龙虾的“正宗”,只能是在潜江。

 

这让我怀疑起“好苹果运出华盛顿”的理论。

没错,单就运费及增值空间而言,好苹果更容易运出华盛顿。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在华盛顿就没有好苹果。如果好苹果在华盛顿也可以卖出好价钱,为什么要舍近求远?潜江当地开发出小龙虾的各种吃法,小龙虾在当地应该有着广大的市场,在当地也可以卖出好价钱。正是因为小龙虾的运输成本问题,更优质的小龙虾被留在当地也是可能的。而且,因为当地有着更悠久的吃小龙虾的历史,当地居民对小龙虾的味道即厨师的水平要求更高一些(他们有着更强的信息甄别能力),好的厨师在当地才混得下去。在外地号称“正宗”的更可能是南郭先生。

而且,地域性的小吃往往具有地域特点,因为与气候、水质、材料、文化等等因素有关,只有在相应的地域才能做出特别的品味。我在全国很多城市都吃过“云南过桥米线”,但是,云南之外,没有一个地方是真正过桥米线的味道。在云南,没有一个地方的过桥米线赶得上发源地蒙自的。

经济学是用来解释现实的。但是,阿尔奇安的“好苹果运出华盛顿”只是从某个角度解释了好苹果为什么比坏苹果更容易运出华盛顿,但不能解释在华盛顿是否也可能有好苹果。经济学家往往在某些限制条件下解释自己意图解释的问题,而更多的超越自己视野的问题就被忽略了。

 

我的这次“走麦城”也不仅仅因为我盲信经济学家或者经济学。

我本来就不赞成亚亚为吃一顿小龙虾而舟车劳顿长途跋涉的。

因此,是我的“利益”让我选择了一个可以帮助我解释的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