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业的第一个危机--汇率危机


 

 
   要知道在中国经济三驾马车中,出口比重占到了相当大的一部分。出口靠什么?靠汇率贬值?短期来看这个回答没什么问题,但长期来看这个答案很不靠谱。怎么说?如果今天换成是德国,根本就不在意汇率波动(当然一点不在意也是不可能的),因为德国制造讲的是产品质量。如果换成是日本,它很在意,但绝不会在意的要死要活,因为日本也是一个依靠质量与技术出口的国家。只有我们中国人是非常非常之在意这个汇率波动的。因为我们出口的是低附加值产品,和其他国家同类产品在竞争力上根本没有优势可言。所以,只能打价格战。
  
   因此,汇率稳定,甚至贬值就变得极其重要。前十年的经验告诉我们,只有本币贬值才能赚大钱。因此,世界小商品市场上到处都是made in china,偶尔能见到几双罗马尼亚制造的鞋子,越南制造的围巾!剩下的几乎全是中国制造,为什么?因为,我们的汇率低,我们用人成本低,我们拥有巨大产能....从此打遍天下无敌手。
  
  
  
  
  (图1)
  
   我们可以从图1中看出,二次汇改后人民币基本还能和美元、欧元呈一个跷跷板的关系。但从今年4月开始,人民币对欧美货币同时升值,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沿海一些企业有老板开始跑路的原因之一,到了9月份这个“双升”趋势更加明显。再来简单回顾下人民币对日元的情况。
  
  
  
  
  (图2)
  
   来看图2,也是从今年4月份开始,日元对人民币破“8”。就是说日元对人民币开始贬值,相对的人民币对日元升值。我们知道欧、美、日是中国近些年来的前三大贸易伙伴。人民币竟然在短短6个月内对这三大货币同时升值,可见对于我们制造业的打击有多重。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从国家战略上如此重视东盟的原因(东盟去年以来同中国的贸易额已超日本)。
  
   大家可以来思考这么一个问题,4月份江浙一带已经开始有老板“跑路”的苗头显露了,但频率和数量并不多。而我们的有关部门认为是小概率事件。等到了9月份,我们的温州大批量老板“跑路”后,高层才开始“震动”了一下!可见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领导重视程度与应对危机的反应和水平,告诉了我们这样一个事实——即这又将是一个体制与机制的问题!!!!关于“跑路”问题,我曾在《中纤财评:观温州"跑路风" 谈中国经济之现状》中有具体阐述,但并未提及汇率对制造业的影响,这里就借着本篇补充一下这个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