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央行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我国广义货币(M2)余额120.96万亿元,同比增长14.7%;而6月新增贷款又超万亿,达1.08万亿元,数据远好于预期。同时,6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达到3.99万亿美元。央行调查统计司司长盛松成表示,下半年宏观调控不会收紧到紧缩政策,还会坚持稳健货币政策。
很多人认为,我国广义货币(M2)突破了120万亿大关,说明了我国货币超发问题已非常严竣。但是专家们却认为,一方面央行真正发行的是流通中货币(M0),而非广义货币(M2),所以M2增加多少,不能断言“货币超发”。
另一方面,虽然6月末,我国广义货币M2同比增长14.7%,增速似乎有些偏高,但是一部分增长来源于6月财政存款投放3000亿元,随着后几个月财政存款回笼,M2增速也会有所下降。
笔者认为,现在社会上很多人按照汇率换算后,得出中国的M2是美国的1.6倍、日本的1.8倍,以及英国的3.9倍,就认为中国是货币超发国家,并指责央行印钞机开得过快,的确有些偏颇,中国M2总量之所以10年翻了近6倍是各种原因叠加造成的。
首先,中国是一个高储蓄率的国家,在稍早之前公布的《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在居民家庭金融资产中,银行存款和现金占比达到75.68 %。美国、澳大利亚、丹麦等西方发达国家的储蓄率都非常低,没有超过6%的,有的甚至还是负储蓄率。
中国人由于社会保障不健全、投资渠道不宽泛等原因,往往都省吃俭用,把多余的钱存入进银行,或者购买了银行理财产品,这就使得银行面对如此庞大的储蓄资金,必然要用于投放以便生息。所以,中国居民的高储蓄率使银行业有了将信贷投放出去的冲动。
此外,长期以来,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一直进展缓慢,使得银行轻松获得3%左右的垄断利差,而在发达国家银行业的利差却只有0.2%-0.5%左右,所以,面对如此丰厚的投资回报,只要货币政策稍有放松,我国的银行业就有信贷投放的冲动。甚至有时候,为了补充资本金,以备后续再进行贷款,就向资本市场推出“再融资”计划。
再者,我国直接融资占比仍然很重,而西方国家的M2之所以远低于中国,直接融资占社会融资总额的比例只有20%左右。所以,西方发达国家的企业融资渠道远比我们更加宽广。目前,由于影子银行等融资渠道受限,企业对银行信贷的依赖开始增强,今年上半年银行信贷占社会融资总量的比重为54.3%,较去年同期提高了4.3个百分点。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的M2规模远超西方就不足为奇了。
其三,中国的M2总规模之所以比西方国家要大得多,因为我们是靠投资和出口来拉动经济的增长。一方面,由于我国的消费不足,只占GDP的25%左右,使得经济增长过度依赖基建投资和房地产开发,这不仅造成了我国经济结构失衡,也把中国M2的总量推向世界之巅,而西方国家拉动经济主要动力在于民间消费,所以西方国家M2的总量远比我们要低得多。
另一方面,自加入WTO之后,中国便成为了世界加工厂,经常项目的顺差就在所难免,再加上人民币汇率长期保持升值状态,就会使大量的外汇流入中国,这就使得央行不得不被动投放基础货币,这不仅会推高M0,还随着基础性货币快速增加,就会使银行产生了投资的冲动。
从以上几点原由可以看出,中国的M2与西方国家相比固然有失偏颇,并不能说明我国货币超发(或者说央行被动发行了很多基础性货币),而只能说明我国的经济和信贷结构严重畸型,是推高M2的总量的元凶,甚至今年6月新增贷款就超过万亿,达到了1.08万亿。其实M2与M0不同,M2规模的扩张,并不一定会推升物价。那么这120多万亿的M2总量,为何推升不了国内通胀水平?
其一,贪官们拿了大量的腐败钱款后,根本花不完,当然不敢把钱存银行,要么把现金藏起来,广东省疾控中心免疫规划所原所长罗耀星租豪宅专放赃款,现金用黑塑料袋扎成一捆一捆的,屋内放满防潮纸、干燥剂,但是最终1200万元仍然发霉。藏密码箱,海南文昌原市委书记谢明中将2500余万元现金藏在19个密码箱。要么,选择送家人出国,自己在职当裸官,而家人拿着大把的贪败财富去海外定居、购房。这就造成了,尽管中国M2创下了刷新了历史新高,但是国内通胀势头似乎不太明显。
其二,大量的信贷流向了房地产、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被开发商和地方政府换成了钢筋、水泥。所以房地产是吸纳中国货币超发的储水池。这些年高房价泡沫就是被大量的资金推上去的。如果这些流向房贷资金和基建投资资金都流向生活必须品领域,那国内的通胀率肯定不会这么温和。
其三,银行超发的信贷在金融体系内空转。一方面,去年6月以来,银行间货币市场资金紧张,拆借利率飙升,吸引了很多短期谋利资金。这些资金并不流向实体经济,而是在金融体系内空转,就像余额宝这类的理财产品就是在货币市场、协议存款等领域空转,这部分资金不流向社会,形不成购买力。另一方面,银行在贷款给中小企业时,也留下一部分贷款作为抵押金,这在推高企业融资成本的同时,这部分资金还是留在银行里,没有真正流向社会。
120万亿的M2为啥推动不了通胀?笔者觉得,M2的总规模乃是一国多年的货币累积量。M2与M0不同,M2并不一定会立刻引发恶性通胀,而如今更多的M2不是流向了国企央企、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或产能过剩企业,就是流向了房地产业,当然还有相当数量的M2在金融体系内空转。所以如何盘活这存量的120万亿M2,更好的为实体经济服务,乃是本届政府的当务之急。如果继续不断引入增量资金,那继续推高M2的总量将在所难免。
老股民新玩法炒股收入百万资金
既要追求高收益,但又害怕资金有风险,如何才能使“鱼和熊掌”兼得呢?每日经济智库专家推荐以下P2P、P2B产品安全可靠。对投资者有丰厚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