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理财迷魂阵之二“金融也搭售”
在生活中,你是否遇到过以下情况?
比如,买房时你必须接受开发商指定的物业公司,向其缴纳物业费,按规定只有在业主委员会成立后才有可能更换物业,而此前无论物业服务水平如何,你只能无条件接受。再如,安装固定电话,开通宽带上网服务时,被运营商要求必须在指定地点买一部电话机。
所有的搭售行为都带有一定的强制性,卖方通过捆绑销售达到提升经营业绩的目的,而不管买方是否愿意,搭售品对其是否有价值。尽管《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十二条明确规定了“经营者销售商品不得违背购买者的意愿搭售商品或者附加其他不合理的条件”,但损害消费者利益的搭售行为还是时有发生。
投资理财领域也不例外。一些金融机构利用自身的强势地位,把金融产品强制性地搭售给客户,而不管客户是否需要。一开始,可能只有个别机构进行搭售,到后来,很多机构都参与进来。于是,金融产品的搭售就成为一种心照不宣的潜规则。
近来,众多银行对存量房贷客户搭售信用卡、保险等金融产品,就是非常典型的例子。
2008年10月22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自10月27日起,将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的下限扩大为贷款基准利率的0.7倍。也就是说,符合条件的个人房贷利率打7折。7折房贷新政,对2008年10月27日及以后买房的客户来说,其效力不言而喻。但对该时间点以前办理房贷(即存量房贷)的客户来说,各家银行具体执行情况不同:有的从2009年1月份开始自动调整利率,有的则设置了较为严格的条件,甚至不约而同地乘机搭售其他金融产品。
我们先看看房贷打7折能为房贷客户节省多少利息支出。以房贷尾款30万元、贷款期限20年计算,购房者在支付0.85倍基准利率的时候,需要支付利息30.29万元(5.94%×0.85×20×30万元=30.29万元),如果按照基准利率的7折计算,购房者所支付的利息约为24.94万元(5.94%×0.7×20×30万元=24.94万元),两者相比7折利率可为购房者节省5.35万元的利息。
显然,房贷客户节省下来的利息支出,正是银行减少的利息收入。一家银行发放的存量房贷越多,因此减少的利息收入也就越多。而这也就是不少银行为存量房贷客户设置较为严格的申请条件,甚至强行搭售其他金融产品的主要原因。
比如,某家商业银行要求申请利率优惠的存量房贷客户提供以下5份证明文件:第一,要证明是第一套住房;第二,要证明普通自住,140平方米以下才能算是普通自住;第三,要证明过去的两年之内没有信用不好的记录,即没有连续两个月欠银行的钱;第四,还要证明现在欠银行钱的余额在40万元以上才可以享受优惠;第五,还需要提供结婚证,证明是已婚状态。
而一些银行向存量房贷客户搭售的其他金融产品,则是五花八门。下面,我们列举几种。
(1)先存款变成VIP客户。前段时间,钟先生到一家股份制商业银行申请存量房贷利率优惠。银行工作人员告诉他,银行白金卡***才能享受贷款利率7折优惠。非白金卡***,需先存入适量现金才能申请办理:如20万元存1个月,或10万元存半年,或5万元存1年才能享受房贷7折优惠。对此,他颇为不解,要是手上有这么多闲钱,他还不如直接提前还款。最终,他只享受到房贷利率8折优惠。
(2)先办理信用卡。林女士两年前购买了一套房子,向一家国有大银行贷款20多万元。按该行的规定,贵宾客户符合条件的可享受7折利率优惠。但前几天去银行网点申请时,工作人员叫她办张信用卡才可以申请。
(3)必须同时买银行代销的基金、保险等产品。以李先生的遭遇为例,他在申请房贷利率7折优惠时,被被强迫购买了5年期的分红险(1000元/年)和3个月的基金定投(200元/月)。
实际上,对于这些银行的搭售行为,存量房贷客户大都无可奈何,毕竟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当然,这些客户也可以“用脚投票”,即选择转按揭的方式,通过一定的程序把房贷转到那些对7折利率优惠限制条件比较宽松的银行。办理转按揭需要在比较节减的利息支出与转按揭手续费及其他成本之后,再作出决定。
另外,房贷客户可以期待监管部门或行业协会对银行的搭售行为作出规范。前不久,中国银行业协会发文,禁止银行利用执行7折利率优惠之机,向客户搭售金融产品。当然,这样的行业规范究竟能不能起到作用,会不会出现“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情况,则尚需观察。
而直到2011年,却出现了多家银行提出的想贷款先买保险为保监会叫停的事情。银行规定只要购买了具有储蓄性质的人寿保险、分红险以及养老险、年金险等,就可以根据自己所购保险的现金价值,以保单质押方式进行相应额度贷款。和银行贷款相比,保单质押的贷款方式程序更简单,投保人无需保证人和收入证明,只需投保人和被保险人带上保单及证件到保险公司就可直接申请。放款时间一般只需2到3天。但却有银行强行利用贷款人的需求赚取保险公司的手续费。2013年和讯网的报道“银行贷款搭售屡禁不止”,国务院办公厅发文规定要推动金融机构完善服务定价管理机制,严格规范收费行为,不得以贷转存、不得存贷挂钩、不得以贷收费、不得浮利分费、不得借贷搭售等。但记者连日来调查发现,目前仍有不少形式的贷款搭售。而这样的新闻显然已经不能算新闻了。2014年5月21日网易财经网的报道“银行借贷款搭售理财现象仍存贷百万需买5万基金”对于这种现象,我们消费者除了感叹和无奈之外,真的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安一姗给大家分享这些,只是希望我们都能做投资理财的明白人,不要因为侥幸和粗心大意让自己损失惨重,毕竟每个人的钱都得之不易,所以更要自己多听多看多问多想,如有疑问欢迎大家直接添加安一姗工作指导QQ503315861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