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财政吹大房产泡沫
作者:刘植荣
《常州日报》
炒房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增加居民的住房痛苦指数,让更多的住房空置,浪费资源,污染、破坏环境。美国《大西洋月刊》
中国官方虽然一直不统计住房空置率,但从现实观察和一些学术机构的调查看,中国住房空置率早已大得惊人。《中国房地产报》
2014年6月,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公布的全国二手住房空置率入户调查结果显示,2013年全国城镇住房空置率为22.4%。2013年全国城镇人口7.3亿,22.4%的住房空置率意味着居民手里的空置住房可容纳2.1亿人居住。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14年1-6月份,全国住宅待售面积35917万平方米,施工面积437195万平方米,待售和施工面积共计473112万平方米,按人均住房面积
中国房产泡沫的始作俑者就是土地财政。2013年全国公共财政收入12.9万亿元,其中“卖地收入”4.1万亿元,“卖地收入”占财政收入的32%。2014年第一季度,地方本级财政收入约2万亿元,而“卖地收入”占到55.4%。这里需要明确一下,我国《宪法》禁止土地私有和土地买卖,本文所说的“卖地收入”指的是“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
《中国经济周刊》与中国经济研究院联合发布的23个省(市)“土地财政依赖度”排名显示,浙江和天津土地偿债在政府负有偿还责任债务中占比分别到达了66.27%和64.56%,而在被审计调查的市级政府中,以土地收入来偿债的占比高达81%。
这些数据告诉我们,地方政府支出主要来自卖地收入。炒房可炒高房价和住房空置率,这就刺激了对土地的需求,需求大于供给,自然就让土地涨价。如果房子滞销房价下跌,地方政府卖出去的土地就少,房价里的地皮钱就缩水,这就让地方政府的财源萎缩。这就是地方党报忽悠百姓买房的真实原因。新华网曾发文称:“如果过度使用土地财政,把土地财政作为地方建设资金的主要来源,那么,土地财政就可能会掏空地方政府的未来。”
联合国认为,一个和谐社会应该能使居民用3到6年的收入购买一套舒适的住房。我们的土地财政和住房政策,似乎远远背离了国际惯例,应该尽快摒弃土地财政,努力提高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让创造出来的社会财富被劳动者享用,而不是被投机者炒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