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杯为啥越来越离不开女人


   

    乌贼刘火了。不管是穿谁灭谁的神打扮,还是面对意大利的掩面而泣。

    从2002年世界杯的沈冰,到2010年世界杯的王梁,再到2014年世界杯的刘语熙。无论你认与不认,世界杯这个纯爷们的球赛,却已经越来越离不开女人。

    世界杯创立之初,旨在宣扬足球是一项天生的男性运动,沉湎于男性的张扬、暴力与热爱,几乎是将女性章节一笔带过。如今,80多年过去了,世界杯却已离不开女人。足球不再是男人的专属品,女人足球的热爱呈现出有过之而无不及之势。她们为心爱的球队摇旗呐喊,以独特的方式享受这全世界球迷的节日。女主播、太太团、球迷宝贝和歌手超模,她们的存在让世界杯更加精彩。尽管,有不少人认为世界杯是“足球女牛盲”四年一次的闹剧。

    世界杯为啥越来越离不开女人?史上第一本系统解读世界杯营销策略的专著《营球世界杯》研究指出,主要有以下四点原因:

    其一,女人把持摇控器——得让她们不反感世界杯。

    国际足联、媒体、商家,为何要将女人拉进世界杯的队伍?因为他们很清楚,虽然男人才是世界杯的核心观众,虽然对于男人看球赛这件事女人没有决定权,但是女人们对于世界杯有越来越多的话语权,起码可以操纵电视机摇控器。荷兰一家妇女组织甚至发起一项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号召妇女们不要给家里那个因熬夜看球而贪睡的死男人做早餐。如何避免女人对男人看球赛的反感?如果将她们也拉入看球的队伍,问题岂不是迎刃而解?

    其二,女人追赶潮流——勾引她们对世界杯产生兴趣。

    每一届世界杯的那一个月,世界杯三个字必将占据绝大多数媒体的头条和大家谈资的头条,如果不了解世界杯,对于喜欢追赶潮流的女人而言,无疑是不合时宜的。对于足球一窍不通或一知半解的女伪球迷,普及足球常识和世界杯常识非常必要,如果引入一位同样对足球一知半解的女性主持人与各位女粉丝共同成长,则是一次双赢。2002年以来,沈冰、陆幽、王梁、刘语熙等一批女记者、女主播,陆续走进CCTV-5演播大厅,引起许多女粉丝尖叫,虽然她们对足球一知半解,虽然她们经常闹一些低级笑话。

    2002年世界杯期间,刘建宏与美女沈冰的全新搭档,相信许多观众记忆犹新。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一位编辑认为:“使用沈冰绝对是一个败笔,她很漂亮,但缺乏灵性,特别是对足球一窍不通,经常问些不可思议的问题。”的确,以前的足球评论都是非常专业、资深的评论,沈冰带给大家的是一个非专业的视角,有时甚至显得稚嫩、弱智。然而,正是这种近乎弱智的表现,却赢得了许多女性观众的认同,产生了一种共鸣。在调查采访中发现,很多女球迷以前根本不看足球,沈冰的出现让她们对世界杯、对足球产生了兴趣,只要沈冰出现,他们都会如期守在电视机旁看世界杯。

    此后,2010年世界杯王梁与韩乔生的搭档,2014年世界杯刘语熙与三帅哥的搭档,同样吸引了众多女伪球迷。王梁也像当年沈冰一样,遭遇了网友的板砖。观众对王梁的指责聚焦在两点:一是她不懂球,解说时插科打诨,总说些球员绯闻什么的;二是她的解说太娱乐化,把世界杯变成了“快乐大本营”,令坐在电视机前熬夜看球的球迷崩溃。今年对刘语熙的指责同样不绝于耳,如“学渣在听3个学霸讲数学题”,尽管如此,女主持人的加入还是受到了女性观众的拍手欢迎。一些地方电视台也如法炮制,在世界杯期间纷纷引入女主持人。

    其三,女人创造话题——世界杯因她们而更受关注。

    2010年,国际足联主席布拉特计划增派女裁判执法男足世界杯。布拉特的这一想法并非空穴来风,早在2006年,法国人内莉.维耶诺差点成为德国世界杯赛的巡边员,她曾经成功执法2003年女足世界杯主裁判,如果如愿以偿,她将成为男足世界杯历史上第一位女性裁判。

    每次世界杯抽签仪式都会捧红一位美女主持人,例如巴西世界杯抽签主持人、身穿“土豪金”礼服的巴西名模利马。而世界杯期间围绕球星的八卦新闻会持续不断,如是否允许妻子/女友一同前往、因为沉迷于性生活而输球等等。

    凭借江苏卫视《非诚勿扰》“宝马车中哭泣”一炮走红的马诺,人气高涨。2010年南非世界杯期间,视频网站流传着一段有意思的视频,央视名嘴刘建宏问马诺南非世界杯期间支持哪个队,马诺郑重回答:“中国队。”一语雷翻众人。在该视频后,数百网友争相留言:“看马诺主持世界杯就是看一场无厘头的笑话。”一个负责足球,一个负责眼球,可以充分看出男女搭档的黄金魅力。

    英国曾经有一位女士与丈夫闹离婚,控告第三者,结果竟是足球,这场闹剧已经够荒诞了。但荒诞就有传播价值。一家叫宇宙足球厂的老板巧妙地利用了这个机会,主动上门当上被告,赔偿该女士10万英镑,成为人们讨论的话题,轰动整个英国和欧洲大陆。

    其四,女人掌控钱包——让她们消费世界杯才是硬道理。

    对于国际足联而言,世界杯不仅需要刺激球迷看球谈球,更需要球迷掏出真金白银进行消费,如购买吉祥物、球衣、赞助商产品等,甚至坐飞机去现场观战,无论是哪一项消费行动,都离不开掌握财务权的女人。

    据统计,每年全球消费总额18.4万亿中的12万亿是由女性主导消费。资料显示,中国女性年消费额是男性的7倍,美国斯坦福大学研究报告也表明,10个购物狂中有9个是女性。全国妇联调查显示,78%的已婚女性负责家庭日常开销和购买衣物,在购买房子、汽车和奢侈品等大额商品时,23%的已婚女性能独立做出决定,其余77%的女性会与配偶商量后做出决定,而她们的想法将会对最终决定产生重大影响。

    没有女人的消费,80%以上的消费品公司会倒闭。没有女人的网购,82%的淘宝品牌将不复存在。女人的一生就是一部以消费为主线的商业大片。对于任何公司来说,不管所处的是哪种行业,如果对这一消费群体有任何的漠视、怠慢甚至于一点点疏忽,都会顿失生机。女性饮品、女性杂志、女性网站、女性汽车以及女性电视节目正在大张旗鼓地占领市场。在越来越多的商业领域,以男性为“重心”的消费主义正转变为以女性为“中心”的消费主义。

    和世界杯沾不上边的厂商,也在使劲搭上便车。香港某卖场曾经打出一幅广告:每个女人都会输给同一个情敌——足球,但是幸好她们还有同一个情人——Shop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