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化千亿绣球究竟想要抛给谁?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石化)630日发布公告称,其全资子公司中国石化销售有限公司经重组后,拟通过增资扩股的方式引入社会和民营资本,推动销售公司从油品供应商向综合服务商转型。这意味着中石化混合所有制经济改革迈出关键一步。业界估计,中石化此举将吸纳2000亿元左右的社会资本。

  资料显示,中石化销售公司是中国最大的成品油供应商,设立于1985年,主要经营范围为成品油、天然气、燃料油等石油产品的储运、零售、直分销,非油品业务的开发经营(如便利店、汽车服务等)。其所负责的下游销售业务是中石化最优质最赚钱的业务板块。其在全国拥有品牌加油站30233个,在2013年成品油总经销量为1.8亿吨,实现营业收入1.5万亿元,实现净利润251亿元。

不过,有业内专家对此提出质疑:其一,中石化只拿出油品销售业务这一块,却没拿出上游勘探和中游炼化板块向社会和民营资本开放。从整个石油行业来看,其垄断地位丝毫没有动摇。其二,这次中石化规定引入社会和民营资本参股,比例不超过30%,这就意味着,中石化仍然是国有资本说了算,民营资本除非抱团组建“超级基金会”,否则在参股中石化后,仍不会有任何决策权。

尽管如此,面对中石化向民营资本抛出混合所有制的“绣球”,很多战略投资者都要跃跃欲试。据悉,包括复星集团、腾讯、上海绿地集团下属能源公司、阿里巴巴以及一些保险机构均与中石化有过接触,都有意向参与中石化的混合所有制改革。现在中石化倒并不会为是否嫁得出去而担忧,但是其顾虑的是:作为一家国企,如果把估值弄得太低,就有“贱买国有资产”之嫌,而如果把估值弄得过高,那些民间资本也未必愿意过来“迎娶”。

笔者认为,中石化这次与民资进行“混合”原因有三:一是自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将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锁定为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以来,中石化的上述之举系央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带头之举”。二是中石化要想扩大产能,急需在勘探打井采油和管道运输两大上中游板块巨量投资引入民间资金正好派上用场。三是中石化看到下游的销售的优良业绩不可持续,早有民间资本参与其中,未来油品销售领域竞争会更激烈,利润会受到压缩,现在将该块业务有限出让乃是明智之举。

尽管中石化已经发出了待嫁声音,从某种意义上也是迫于形势,但是中石化究竟要嫁给谁,显然绝对不是有点钱就可以办得到的,在众多身价早已不菲的战略投资者中,中石化究竟愿意选谁呢?

首先,中石化销售公司自身估值并不低,2013年归属于母公司的利润也高达251亿元,要找“如意郎君”,自然不能是泛泛之辈。起码在中国目前是佼佼者才行。而且这个如意郎君不能有太大野心,最好甘心情愿只占有30%的股份,不会再提出更高比例参股的要求,这样可使国有资本在销售公司永远拥有主导权。

再者,如果潜在的战略投资者与中石化这样的企业建立混合所有制,那么对中石化的社会形象改善要起到正面的、积极的作用,不能三天两头出现负面新闻报道,而且潜在的投资者能帮助中石化提高行业地位、品牌形象和声誉,以及管理理念。而这一点方面复星集团、上海绿地集团都做得不错!

最后,潜在投资者要能与中石化实现优势互补,对于进一步提升中石化销售公司业绩要有一定的帮助。而在这方面阿里、腾讯不仅有超前的管理理念,而且还有强大的网络平台,这可以为中石化未来增加营销渠道、扩大市场影响、提升管理水平起着举足轻重的帮助。

中石化销售公司的30%的千亿股份转让究竟“花落谁家”,我们不得而知,但是拿出这个大奶酪与人分享,也是中石化的无奈之举。但是笔者觉得,混合所有制只让民营资本占股30%,显然这个混合所有制改革还没有真正“做到位”。如果引入的民间资本在中石化销售公司管理层没有话语权,必然会心生诟病,那么这样的“婚姻”终究很难最终幸福走到头。

 

既要追求高收益,但又害怕资金有风险,如何才能使“鱼和熊掌”兼得呢?每日经济智库专家推荐以下P2PP2B产品安全可靠。对投资者有丰厚的回报。 

【投哪网】50元起投,15%高收益 ,交行资金监管 广发证券战略合作伙伴!

15%年化收益理财,高收益,1000起投,注册就送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