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利率市场化特别是存款利率的市场化,将有助于缓解当前经济所面临的一些难、急、较为复杂的问题和矛盾。存款利率市场化是中国本轮改革核心中的核心,处理的好可一劳永逸,处理的不好将成千古遗恨。虽说中国银行业家大业大,背靠政府。不过所谓风水轮流转,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的东西,只有相对性。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以当前中国社会的体制结构、民众禀赋和复杂的经济环境,存款利率市场化的放开必定带来诸多不确定的风险。如何规避?这就需要管理层完善监管机制和底层设计,尽可能的把风险降到最低。
“革银行的命”不是不可能,只是时间问题,随着社会民主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银行业的变革也将提上日程。如果未来5年,不能有效的推进利率市场化的进程,那么改革将会面临巨大风险。纵观这次三中全会方案出台之后,社会各界都是好评如潮,不乏附和吹捧者,但很少有人认识到改革真正的核心问题。胡子眉毛一把抓,中国多年来“假大空”式的唱多早已不甚枚举,真正敢动真格的屈指可数。如开发西部,人才都一个劲的跑到东部来;遏制产能过剩,项目却越批越多;经济转型年年讲,年年都是老三样(政府负债投资、再投资、继续投资).....这些问题的背后实质上是决策系统畏首畏脚的表现,怕影响全局、怕无法承担风险....怕这怕那,改革步伐一拖再拖,直到实在没有办法了,才行成了今天一个市场倒逼机制。只要有撬动利益核心的勇气,改革成功的几率必然大大增加。所以我们接下来就要拭目以待,决策层是否真有动一动银行这块“奶酪”的决心。光叫喊、做做纸面文章换汤不换药的方式只会让自己越陷越深。对于中国经济来说时间真的不多了......
当前,中国以“扩内需,调结构”为宗旨的经济转型,增加国内市场需求,扩大进口贸易;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清洁能源开发利用。如今的中国要转型,必须摈弃靠自然资源和要素投入驱动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把经济发展引导到更多地依靠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各类创新活动上来,让民众能够分享经济发展带来的红利,通过金融市场的改革,特别是推进利率市场的改革,实现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到现代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使得经济发展与民众幸福共同提升,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