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矩阵经济学?简单地说就是如何实现不同矩阵和谐共处,共赢、共荣、共存的经济学门类。诚然,这可是一件十分难以完成的、艰巨的任务,因为不同经济矩阵的形成并非是由我们这一代人的思想决定的,它是由我们的长辈们做下的,不但有思想根源,还有文化传承,在一般的情况下,是很难改变的。当然,它也是客观存在的,非以个别人的意志为转移。因此,如何在历史、文化与现实、未来中求生存、求发展便有了经济学意义。
首先,大家得认识到,一个经济矩阵(结构)的耗散与一个经济矩阵的形成一样,都具有客观性,是对某一个国家、某一个地区的经济社会能否得到发展与可持续发展,能否存在与可持续存在状态的表达,而不是哪一个人、组织和国家能左右得了的,亦谈不到谁好与谁不好或谁更好的问题。换言之也就是说,如果不是由于存在某种特殊的历史原因、历史背景,就不会形成不同的经济矩阵,而矩阵又是经济社会自然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
其次,大家得认识到,无论是那种经济矩阵,其产生、存在、发展都会受到“意识场”或“思想场”的作用与制约,而“意识”或“思想”这种东西是最难改变、遗忘或是被抛弃的,势必会带有浓重的历史、文化、思想意识的烙印。比如,人们就不能说在中国曾经搞的计划经济全都是从西方、马克思主义哪里传来或是得来的,与中国文化没有必然的联系。上述讲到,在2500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开始在研讨如何科学发展经济的问题了,也有“世界大同”之一说,而要实现“世界大同”,其经济不能按经济社会自然规律办事怎么成?其中,所谓的“计划”,无疑有按经济社会自然规律办事的意思,所不同的是,在我们搞计划经济的时候,还没有能把什么是经济社会自然规律彻底整明白,就仓促地制定、实行起了所谓的“计划经济”,甚至不了解“计划经济”是为了避免生产过剩,而不是一种简单地根据自己的“需要”去“制定经济计划”问题,而不管经济社会自然的发展是否能承受得了上述“计划”。其实,在美国、欧洲、日本发展经济的过程中也都需要制定“经济计划”。
再次,大家得认识到,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与资本经济并非是一种矛盾的关系,而统统是一种工具或是一种经济手段者也。但是,如果整不明白,把两者当做矛盾,当做两种经济学、文化、哲学思想的对立,并把对方当成所谓“革命”的对象,那就大错而特错了。而事实上是,正是由于有不同思想指导下的不同经济模式的相互比较,才有了不同经济、经济学思想的发展与了持续该发展。
于是,又一种经济学便被人类给创造了出来,它就是“斥力经济学”。
什么是“斥力经济学”?简单地说就是“排他经济学”。诚然,排他经济学就是一种试图将与自己“对立”的经济模式、行为、体制瓦解掉的经济学门类。诚然,它已经属于“反经济学”的范畴了,因为这种经济目的不是为了发展本国、本地区的经济,而是为了消弱他经济体的经济发展,有如果不把它从地球上铲除掉,就誓不罢休的目的性。
可以肯定,具有这种经济目的的人在我们生活的这个地球上并不少见,而谁也不能说在今日之日本、美国、欧洲经济中连一点这种目的都没有——为了发展本国、本地区的经济而不惜去破坏别国的经济。其实,这种所谓的“斥力经济”或“排斥经济”行为不仅发生在国与国之间,也发生在类似于“蒙牛”和“伊利”等企业之间。
读者千万不要以为这是一种所谓的“竞争”行为,而事实上是,它是普遍存在于经济社会自然万事万物之间的、一种具有规律性的现象。谁又能说在地月、地日之间只存在万有引力而不存在万有斥力?回答如果是否定的,请问,在没有斥力的前提下,万物是怎么分开的?可以肯定,如果没有斥力或者说物质之间如果没有万有斥力的话,又怎么会有时间、空间?又怎么会有运动与可持续运动?回答统统是否定的。
如此,笔者是否是在大加赞美“斥力经济学”?考虑到还有下述,这里就不再赘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