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一个机关来说,人事调动本来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然而,对于证监会这样的一个机关来说,其每一次的人事变动都会被好事者来进行各种各样的解读。当然,这种解读既有对于这个机关本身不透明的因素所导致的,也有市场对于其从事变动所可能带来的政策变化的预期的猜测,当然其中也不乏某些人一厢情愿的良好的幻想(如今期望是绝对谈不上的了)。
对于像我们这样的政策市场,实行的是审核制上市制度的市场,审核部门对于似上市公司拥有生杀予夺的一票否决的特权,理应严把审核关,这本就是其份内之事,现在倒好,份内之事却成为了市场翘首期盼的甘霖,这本身就有些不正常,不过,这也怪不别人,看看目前这个乌烟瘴气的市场上乱舞的群魔就可以约略的明白一二了。因此,早就应该严把审核关了。不要说我们这种审核制,就是管理层近来力推的注册制,也并不表明证券的监管部门对于那些拟上市公司放任自流的,最近在中国赫赫有名的阿里巴巴打算在美国上市,美国的有关部门就直接指出其股权结构存在潜在的风险,并提醒投资者关注此类风险,其背后的潜台词是再明确不过的了。可是,我们的市场上谁看到过类似的提示了?
从报道上来看,相关的部门的确是开始严把了,只是严把却是所谓的与上市公司质量没有任何关联的夹材料的夹子之类的东西,据“华南一位投行人士以亲身经历告诉圈里朋友:大家最近去会里报材料的时候注意一下装箱后夹子的角有没有被压掉,塑料膜是否平整,有没有凹陷,免得还得重新买夹子重新排队,现在证监会对这个已经有要求了。”。如果此说是真的话,那些,如此本末倒置的严把实在不是中国证券市场之幸了。
证监会人事调动:提拔3名处级官 IPO严把申报关http://finance.eastmoney.com/news/1345,201407073989270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