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主义”囚禁了企业家的灵魂


在林林总总的众多企业家中,从成功到伟大毕竟是凤毛麟角。在取得了第一次成功之后,从优秀到糊涂反而是更普遍的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企业家被“囚禁”了。而“囚禁”企业家的不是外在的制度、政策,而是企业家自己脑袋里的“三个主义”,也就是机会主义、实用主义和独占主义。
绝大部分的中国企业家都是从抓住一个机遇开始的,而不是为了创造某种价值,这就决定了在企业家的骨子里留下了深深的机会主义烙印。尤其是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时间里,有太多的机会涌现,又有太多的机会昙花一现,同时,政策上的摇摆也组长了这种机会主义的肆意生长。
市场经济一直奉行的是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法则,尤其是在改革开放以前,中国人实在是穷怕了,于是,先活下来,成了中国企业和企业家的第一战略。上个世纪90年代的“柳倪之争”,其实就是实用主义和理想主义之争。实用主义没什么可以被指责的,但是,一旦实用主义成为唯一的行为指南,企业家们就会丧失一些更加重要的东西,比如企业家使命、客户价值等。
近几年,随着直接投资的放缓,并购渐渐成为企业扩张的重要手段。在并购案中,格外能够暴露出中国企业在合作能力上的缺陷。无论是面对利益还是面对话语权,人们的行为总是受到独占主义的支配,甚至有的时候会为了享受独占的快感而甘愿损失现实的利益。在合作中,我们总是把注意力都放在别人得到了什么而不是我们自己得到了什么上。
机会主义、实用主义和独占主义,就是企业家从成功到糊涂的“大限”。成功的企业家要进一步蜕变,要能够从成功到伟大,需要突破这“三个主义”的“囚禁”,需要调整健康的心理状态,需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需要培育科学理性的思维方式。
(龙吟山论道,颜伦琴,2014-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