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企业家都愿意把“富二代”送到国外留学。尽管没有统计数据,但是,这个比例肯定不会低。
不可否认,留学能够带给“富二代”非常积极的影响,比如培养他们的国际视野、更开放的思维、现代企业管理理论、创新思维、更广泛的人脉资源等。这些不必多说,我这里想重点说明消极的一面。
第一,难以适应中国现在的政商关系
很多“富二代”有留学经历,法制观念比较强,他们看不惯一些社会现象,这样必然造成心理落差。这种留学经历对于企业经营而言,算不上是有利因素。
在2013年8月,宗馥莉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让其倍感头疼的是要花费太多精力去“跟政府打交道”,“我觉得政府需要面对我们这一代,我们这一代永远不可能像我老爸那一代一样”。宗馥丽的这句话实际上说出了大多数“准接班人”的心声。
第二,“高端”培养难融入草根
这些接受了先进经营管理理念和生活方式的子女回到本土后,如果父辈的企业处在上海、广州、深圳等大都市,相对来说,他所接受的理念和方法与企业原有经营方式的对接会比较好。如果处在中等城市或者城市化程度比较低的地区,企业中草根性的东西比较多,企业经营的各个环节、企业文化、社会环境等,都与他接受的教育格格不入,使其无法适应,就会导致他不愿意接班或无力接班。
(龙吟山论道,颜伦琴,2014-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