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化提升和平几率


翻开人类的历史,基本上都是战争史。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战争,国家内部的战争。每一次战争都带来大量的人口损失。

 

战争的原因,五花八门。有的为汗血宝马,有的是为了一己之私情,但最重要的原因是,开疆拓土,拓展自己的生存空间,或者为了捍卫自己的地盘,保卫自己的家园。我为什么要打你?因为我喜欢你的土地。我为什么杀你?因为你威胁到我的家园。发动侵略战争,似乎是不正义的。保家卫国,自卫反击战,似乎是正义的。但是,从长期来看,祖宗不正义的侵略战争,往往是后人保家卫国正义战争的先驱。过去保家卫国正义之战的失败者的后人,并不能去正义地去发动侵略战争。

 

这种正义的或者不正义的战争,在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基本上为国家之间的和平共处所取代。国家之间的地盘观念开始逐渐淡化,甚至公民身份也开始淡化。市场经济从过去有限的产品贸易,到企业的产权贸易,到金融市场的资本交易,让人眼花缭乱,不知道国家的界碑还在哪里,而比特币则直接取消了国币。土地的形态,海洋的形态,很容易区分国界。但是土地和海洋之上的房屋,房屋里的人,还有企业,甚至是钱,即使是美元、人民币,也已经不知道是哪个国家的了。一个国家,如果要发动侵略战争,不仅花费巨额资金,而一旦获得了土地,抢得了矿产,一旦要招拍挂,如果全世界的企业都可以来参与招拍挂,这块土地,以及里面的矿产,就不知道是哪个国家的企业了。而大企业都是上市公司,在全世界上市,其股东又不知道是谁的了。其结果是,发动战争,需要花钱,但战争后的战利品不得不由市场来开发,在市场全球化的时代根本不能明确知道开发者到底是谁,很可能不是本国的人,或者不是本国的钱,这种战争的受益者根本不知道是谁,而受害者却很明显,是自己牺牲的人,还有杀死的敌人,还有战争中直接消耗的财富,和间接毁灭的财富。

 

所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有人说,是大国的核武器遏制了战争的意愿,因为核武器超强的毁灭性特征,使得战争没有任何赢家,有的只是牺牲者。这或许是正确的。但是核武器下的冷战,依然是战争,两个超级大国的冷战,往往是很多附属小国的热战。世界没有了大战,但局部的战争,依然热火朝天。

 

国家之间真正消灭了战争的,往往是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这些国家之间不仅货物贸易额巨大,而且企业的产权市场和资本市场,也一体化的。市场经济,让经济一体化,让传统的封闭社会变成开放的社会,让战争连连的国际社会变成为利益而合作的和谐社会。经济一体化,社会全面开放,国家自然而然变成了公共服务机构,国家的利益仅仅是公共利益,而不再具有自身的特殊利益。所谓公共的利益,就是大家的特殊利益之上的利益。这些国家在国内超越于特殊利益,为公共利益服务,提供开放的公共服务,在国际上也往往代表公共利益,而与特殊利益没有特殊的瓜葛。所以,在国内比较和谐,在国际上也能够和市场国家和平共处,共同提供开放的公共服务。

 

国家之间没有消灭战争的,往往是市场经济不发达的国家。这些国家之间的贸易,仅仅限于少量的货物贸易,相互之间的投资不多,企业产权化、证券化水平不高,金融市场很不发达,往往需要依靠招商引资,才能获得资本。到这些国家的投资者,往往被看成是冒险家。这些国家的权力往往没有边界,自己就是特殊利益,拥有大量的土地、矿山,国家利益和特殊利益往往捆绑在一起。国家权力不仅在国内为特殊利益服务,在国际关系的处理上也为特殊利益服务。国内往往矛盾重重,国际上也是到处都是紧张关系,似乎全世界都与它为敌。

 

但即使是这些国家,因为市场经济的发展,因为全球化的推进,因为招商引资,因为经济地区一体化,贸易量大增,过去一战就打火炮,你死我活,现在一战开始打水炮,顶多撞来撞去,把船撞成了,还得把人给救上来,然后送回去。

 

火炮变成水炮,战争成了过家家。但是,是不是连水炮都不需要呢?我们可以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