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旅游时代背景下,县域文化旅游产业链的打造之三


 大旅游时代背景下,县域文化旅游产业链的打造(三)

文∕袁成达

 

三、打造县域旅游产业链的核心企业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旅游业成功实例证明,以旅游休闲为引擎,实现区域产业聚集、区域土地升值与休闲地产开发,最终带动县域综合开发的发展模式,已经成为带动区域经济社会综合升级的有效模式。

对于一个县域来说,在旅游综合开发成为旅游投资主流的今天,正确认识、接受并运用这一模式应用于区域开发,将是在旅游休闲的大时代为背景下,实现县域综合发展率先突破的重要战略选择。因此,要把旅游业的核心企业建设放到经济转型升级的全局中考虑;充分认识到打造旅游核心企业是推动全域旅游产业链形成的必然选择;要从谋划县域全局的角度上来重视这个问题。

(一)旅游核心企业是推动产业链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动力。在产业链竞争中,核心企业将承载着产业链组织者与协调者的功能,核心企业选择产业链节点,协调产业链网络中不同节点企业的行为,挖掘产业链潜力并实现集成优势。可以说,没有核心企业的作用,产业链竞争难以维系。因此,县域旅游业亟需铸造一支领军企业,强力带动全域旅游产业链的形成和发展壮大。

 1、旅游业的核心企业的打造离不开文化创意产业的培植。目前,很多县域旅游产业仍徘徊在门票经济的低端,几乎没有一家旅游企业能占据领军地位。县域内的旅游企业长期处在生存竞争中,缺乏文化旅游创意产品和服务,缺乏在合作竞争中形成的企业权威。

2、打造旅游业的核心企业必须具备的几个条件。产业链是在企业间的合作中经过磨合自然形成的,企业之间表现为一种战略伙伴关系。旅游核心企业的地位是通过自身的实力在市场竞争中获取的,不是哪一个节点企业都能成为产业链的核心企业,成为产业链核心企业应具备以下6个基本条件:(1)在行业中具有很强的影响力;(2)具有较强的产品研发能力;(3)产品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4)产品结构可模块化生产;(5)商业信誉高;(6)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

那么,这样的核心企业在县域旅游市场能否培育呢?答案是肯定的。一是旅游休闲度假的大时代的呼唤。今年七月初,国务院召开专题会议,确定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政策措施,休闲度假的大时代来临,呼唤建立旅游产业链,核心企业的领军地位和作用凸显;二是对县域生态环境的要求。近年来,各地加大重视生态环保建设的力度,高耗能、高污染的制造产业亟待转型升级;三是各地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需要。加快区域生态旅游开发,形成县域生态旅游核心区,做大做强旅游产业链等措施已取得各界的共识;四是旅游企业自身发展的渴求。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都想占领市场高地,都想茁壮成长、基业长青,但事实证明,一个区域产业链的形成和发展,必须由过去的区域竞争转变到现在的区域合作、资源共享上来。

3、县域旅游业的核心企业如何培育。首要问题是定位问题,旅游开发项目的成败涉及到多方面的因素,首先结合当地人文和自然资源,解决好旅游项目的定位问题。

比如,各县市在引进开发旅游项目的时候,首先要做好旅游规划建设,即引导公司在投资前期,解决项目定位问题,即在这个地方应该做什么样的项目,怎么样结合当地旅游的核心竞争力,打造出独特性的卖点,并能够形成很强的市场吸引力和号召力。

其次是尊重地域文化,搞好项目的文化创意包装问题。创意、文化、科技是旅游业发展的法宝,而现实中有很多旅游开发景区往往忽视这些问题,不尊重地方文化的发掘与应用,导致景区开发运营仍然停留在低端模式上。应及时引导旅游项目突破这个制约旅游发展的瓶颈,将具有代表性的地域文化精髓与现代旅游度假新模式有机结合,应用现代创意理念和科技手段,打造丰富多彩的旅游产品,形成一种全新的景区运营模式,将带给游客一种全新的休闲体验和感悟。

三是合理规划,适度开发,对当地生态环境实施保护性开发。旅游景区开发要通过严谨的市场调研和科学的规划布局来展开项目建设。在项目建设中尽量做到依山就势,尊重自然,保持景区周边生态的平衡。如不大规模地开挖山体,不恣意破坏植被;在景区项目建设之初,将培育和种植大量的生态林、创意林等;注重滨水区水土保持和保护江河湖泊鱼类资源的多样性,确保水体的清洁。只有保证景区周边范围内的山体和水系的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保障生态的安全性,才能确保景区项目开发成功和长久运营。

四是以核心企业为龙头,适时建立旅商协会,打造县域旅游资源共享平台。面对旅游大时代的来临,市场需求带来的新机遇,如何更好的实现旅游资源整合与旅游客源共享,增强效益和活力,推动旅游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从而做大做强县域旅游产业链条。

首先,政府旅游管理部门与旅游企业需在认识上有一个大的转变,力争实现文化旅游产业的外延到内在素质的全面发展,推进县市由旅游城市向旅游目的地城市转型升级

一是实施品牌转型,“山水观光品牌”向“山水城综合品牌”转型;二是打造产品转型,由“传统观光旅游”向“深度养生度假”转型;三是培育产业转型,由“景区门票经济”向“目的地产业经济”转型;四是现实身份转型,由“区域旅游竞争”向“区域旅游合作”转型。

文化旅游产业的纵向延伸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但在未来发展中需要通过创新包装和策划打造文化旅游产业链,形成文化旅游集群,带动区域价值的提升,继而开发多种类型的产业组合,形成一种全产业链的发展模式。

其次,旅游企业要完善自身建设,夯实景区的软硬件设施。各旅游企业不但要重视景区的硬件设施的建设,而且更加重视景区所在的地域文化的发掘与应用,用形象生动、栩栩如生的特色文化来创意和包装旅游产品,用特色文化元素来打造景区的各个板块,使旅游产品丰富多彩,使旅游文化富有内涵。同时,旅游企业要注重企业文化建设,打造优秀团队,提升服务质量和意识。

三是发挥核心企业的龙头作用,推动旅游企业抱团发展。充分发挥旅游行会的协调作用和核心企业的领头作用,集合最集中、最专业的综合优势,快速整合优质旅游资源并强力扩张鄂西北旅游客源市场;以核心企业为主导,适时建设旅商协会,建设全市旅游市场的综合电商平台,实现旅游资源共享,旅游企业共赢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