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杜康酒开创3874年
自夏代杜康始创杜康酒以来,有将近四千年的历史。史书《战国策》、《世本》、《说文解字》等都记载着杜康始造秫酒。曹操《短歌行》诗句“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成就了杜康酒。1972年,日本前首相田中角荣访华时,赞美到:“天下美酒,唯有杜康”。
如今,在伊川大莘店,宏伟的杜康产业园正在谋划、发展中。洛阳杜康控股有限公司在吴书青总经理为首的领导班子带领下,杜康控股发展迅猛,销售业绩连年翻番,成绩喜人!为了顺应杜康快速发展的需要,围绕复兴酒祖、打造国酒品牌的历史责任感,在伊川县建设一个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集园林景观、特色酒窖、酒品体验、文化传播及现代化酿酒工业于一体,重点突出杜康的文化之魂、生态之美、酿酒之源,全新而又有历史厚重感的新型生态文化工业区。
杜康产业园.
人们不禁要问,“这与杜康有关系吗”?通过对杜康酒的历史、考古真迹和存在现状的考察,伊川是杜康酒的发源地,伊川是杜康酒的故乡。历代有无数赞美杜康酒的诗文,李白还曾亲自到河南省伊川县寻访杜康。
一、 杜康的祖先是治水英雄鲧和禹父子俩
《史记·夏本纪》记载:“禹之父曰鲧,鲧之父曰帝颛顼,颛顼之父曰昌意,昌意之父曰黄帝。禹者,黄帝之玄孙而帝颛顼之孙也。”。鲧是颛顼的儿子、昌意的孙子,按辈分帝尧该称鲧为“叔叔”。尧说:“嗟,四岳,汤汤洪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下民其忧,有能使治者”? “皆曰鲧可。”
《山海经·海内经》载:“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于羽郊”,“息壤者,言土自长,故可堙水也”。 息壤是天帝的一件宝贝,这件宝贝据说是一种可以自己生长的神土,鲧想利用他来治理洪水,就是建大堤。这种息壤投到哪里,洪水立刻被堵住,治水就要成功了,在这个关键的时候,有人告发天帝,说鲧偷了息壤。天帝震怒,派火神祝融将鲧杀死在羽山,收回了息壤,并命令三年不准收敛鲧的尸体。于是洪水重新泛滥,鲧修的堵水工程自然垮塌了。
《山海经·海内经》郭璞引《启筮》云:“鲧死三岁不腐,剖之以吴刀,化为黄龙”。《左传·昭公七年》曰:“昔尧殛鲧于羽山,其神化为黄熊,以入于羽渊,实为夏郊,三代祀之。”夏郊指夏代王都偃师二里头的外围南部伊川区域。鲧死后,他的儿子大禹没有放弃父亲的遗愿,继续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在应龙的帮助下,凿龙山、辟伊阙,使洪水下泄,东流入海,终于治水成功。
。大禹的父亲鲧是含冤而死,死后尸体三年不腐烂。大禹不忍看见父亲含冤而不腐烂的身躯,故三过家门而不入。三年后,大禹的母亲有莘氏为丈夫收尸,眼见三年不腐烂的丈夫,双眼不闭(就是后世说的“死不瞑目”),知丈夫冤屈,就含泪上前,用手轻轻抚摸鲧的眼睛,想让他的眼闭上。不料当妻子有莘氏抚摸鲧的双眼后,刹那间鲧化作黄龙飞走了:
:
。
:
鲧死的地方称作墠渚。《山海经·中山经》称,青要山“南望墠渚,禹父之所化”。“化”指的是“葬”。就是说鲧葬在墠渚。《水经注.伊水》对此有较详细记述:“伊水又东北,涓水注之。涓水又东径陆浑县故城北。平王东迁,辛有适伊川……涓水左合墠渚水,水上承陆浑县东墠渚,渚在原上,陂方十里,佳饶鱼苇,即《山海经》所谓‘南望墠渚,禹父之所化’。郭景纯注云:墠,一音暖,鲧化羽渊而复在此。然已变怪,亦无往而不化矣。世谓此泽为慎望陂,陂水南流注于涓水。涓水又东南注于伊水。昔有莘氏女采桑于伊川,得婴儿于空桑中。 伊水又东北过新城县南”。
墠渚水就是今天伊川平等村南的银河。墠渚就是伊河与银河交汇一带的大片有温暖泉水的苇子湖地,这里几千年来大部分已被淤积成平地:
1975年修平白公路时,在平等段曾挖出新石器时代河南龙山文化时期的文化层遗存,发现的文物与鲧时期的文化相符合。杜康产业园选址的正是“禹父之所化”的古墠渚区域: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二)》 (释文考释),上海古籍出版社,马承源主编)记载:{郭店一号楚墓出土战国时期竹简有《子羔》篇,《子羔》11号简上段说禹之母‘观于伊而得之’,与伊川有莘氏有关”。
当年“将鲧杀死在羽山,鲧化为黄龙,入于羽渊”的伊川 墠渚湖遗址,几千年来已淤积成为平原沃野 卫星遥感图;
:
.
二、杜康复国 首创杜康酒
《史记 夏本纪》记载:“帝舜荐禹於天,为嗣。帝舜崩。禹於是遂即天子位,南面朝天下,国号曰夏后,姓姒氏。”“帝禹东巡狩,至于会稽而崩。於是启遂即天子之位,是为夏后帝启。帝启崩,子帝太康立。帝太康失国,太康崩,弟仲康立,是为帝仲康。仲康崩,子帝相立。帝相崩,子帝少康立”。
《汉书 古今人表》中记载,“女志,鲧妃,有莘氏女,生禹”。鲧的妻子有莘氏,是大禹的母亲,大禹的妻子是涂山氏,生启,启的长子是太康;次子是元康;三子伯康;四子仲康。
太康,夏朝第三任君主,也是启的长子,太康死后,其弟仲康(启第四子)继位。仲康死后,子相立。这时东夷族有穷氏首领后羿趁夏朝内部王权之争,夺取了王位。但是不久后羿被东夷族伯明氏寒浞所杀。寒浞又杀掉了夏后相。夏后相妻后缗逃到嵩山之南的纶氏(伊川)窦地,生下少康(汉代《说文解字》记载,“少康,杜康也”)。夏祀中断四十年。后由子少康复国。据《左传·哀公元年》载:“昔有过浇杀斟灌以伐斟寻,灭夏后相,后缗方娠,逃出自窦,归于有仍,生少康焉。为仍牧正。逃奔有虞,为之庖正,以除其害。……而邑诸纶。有田一成,有众一旅,能布其德,而兆其谋,以收夏众……复禹之绩,祀夏配天,不失旧物。”
少康在先祖故地伊川有莘氏故地,以卖笤帚、放羊等为掩护,四处奔波联系夏人复国。在此过程中,杜康将吃剩下的高粱米饭团弃于桑树空洞中,自然发酵,杜康发现酒香扑鼻,刻苦钻研,第一次采用蒸馏的方法将扑鼻的酒香发酵物蒸出透明的魔水,人喝了精神焕发,神魂颠倒。这种魔水就是后世赫赫有名的杜康酒。杜康将魔水酒扩大生产,积攒起雄厚的财力物力,组织军队,一举攻入当时在偃师二里头后羿与寒浞盘踞大本营,结束了夏朝40年左右的被篡历史,恢复了夏朝的政权,史称“少康中兴”。
《说文解字》记载说:“古者少康初作箕帚,秫酒。少康,杜康也。” 晋代的江统作《酒诰》说:“酒之所兴,肇自上皇,或云仪狄,一曰杜康,有饭不尽,委余空桑,郁积成味,久蓄气芳,本出于此,不由奇方。”《水经注 伊水 》记述“陂方十里,佳饶鱼苇,禹父之所化”的地方,是大禹父亲鲧安葬的有莘氏故地,这里有黄龙沟和天然石龙,是传说“鲧化为黄龙”的原型。仔细梳理一下杜康家世,相是杜康的父亲,仲康是爷爷,启是祖爷,禹是高祖爷,鲧是先祖爷,鲧妻有莘氏当是杜康的先祖奶奶,伊川是杜康的老家无疑。
三、文物佐证,杜康酒诞生距今已有3874年
1959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就曾在伊川发现夏文化遗存。1990年,河南省社科院考古所在伊川发掘出大量夏代的精美的陶制酒具、酒器。后来,国家夏商周断代工程专题组用碳十四测年技术,对伊川出土的酒器年代进行鉴定,得到的科学测年资料,早期年代为公元前1840—1880年,与史料中杜康(帝相的儿子少康)公元前1841—1860年在位的年代相一致。按公元前1860年算来,杜康酒诞生距今至少已有3874年的历史了。
伊川出土的夏代三袋足陶盉酒器(翟智高的 资料图)
伊川出土的夏代陶酒觚饮酒器(翟智高的资料图片)
四、伊川有关杜康酒的文化遗存
位于伊川府店街伊川杜康酒厂南北厂之间有一条河,这条河名叫杜沟水,《水经注 伊水》记载:“土沟水出玄望山西,东径玄望山南,又东经新城县故城北,东流注于伊水”。源头有杜沟、康沟、康庄。土字与杜字古为一字,甲骨文中杜即写为土,《说文解字》记:“杜,甘棠也,土声。”晋代学者杜预(著名诗人杜甫的先祖)葬于偃师土楼村,即又称杜楼村。 玄望山地区指的是伊川的鸦岭、常川、城关、高山、平等的丘陵地形,状如巨龟,名曰玄山。玄山土质肥沃,矿物质丰富,尤其适合种植高粱、谷子、小麦等禾类粮食植物。《吕氏春秋 本味》中记载,出生于伊川大莘的商代开国名相伊尹有:“饭之美者,玄山之禾”的名言。出产的粮食是天下闻名的美味食品,自然也是酿造杜康美酒的最佳原料:
玄山之禾 高粱 谷子 小麦:
:
。
伊川出土的夏代白陶三袋足鬶形盉酒器(翟智高的资料图片)
传说杜康造酒的“康水”位于伊川葛寨乡, 明代的《直隶汝州全志》说“杜康趴,城北五十里,俗传杜康造酒处,水经注曰康水”。《水经注 图》对康水的位置有详细绘图记载。康水与明水会,在今伊川县葛寨乡烟涧村,村东是康水,村西是明水,在瑶头村南合二为一。康水明水流域有三涂山伏牛、大禹铸九鼎的金鼎山,神农氏帝明所创上皇古泉上皇酒、杜康酒坊院、烟云涧青铜器遗址、聚仙观鸣泉遗址等:
。
《左传 哀公元年》记载杜康复国时“邑诸纶”氏地区活动。根据《竹书纪年》中“楚吾得帅师及秦伐郑围纶氏者也”和《水经注 伊水》中“狂水经纶氏县故城南,西流注于伊水”和《山海经》中伊川有“纶”鱼等记载,“纶”地区位于嵩山之阳万安山(南),今河南登封颖阳西,伊川江左、吕店、彭婆、白沙一带的白降河以北,有故纶氏遗址,《汉书地理志》,《中国历史地图集》(夏、商、周、秦、汉)均予以明确记载:
。
五、“天下美酒,唯有杜康”
夏代的杜康酒制造技艺早已失传,杜康酒的故乡伊川从1970年试制恢复历史名酒杜康酒,经870余次试验,终于使杜康酒首次在伊川获得新生。
1972年9月,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问中国,商议中日建交事宜。
1972年9月27日毛泽东在中南海会见日本总理大臣田中角荣(中)和外务大臣大平正芳(右)。(翟智高的资料图片)
1972年9月29日中日建交公报签署发表,周总理与日本首相田中角荣干杯祝贺, 。
田中角荣赞美到:“天下美酒,唯有杜康”。 (翟智高资料图)
由于当时事出突然,伊川杜康酒又是试制品,未能向国际友人提供。周总理看日本客人如此关注杜康酒,在送走田中先生后,指示有关方面“恢复杜康,为国争光”。要酿好杜康酒送给田中首相。
1972年 11月,根据轻工部的指示,伊川杜康酒厂将试制的杜康酒送北京国家轻工部酿造研究所评审,经光谱科学分析化验,伊川杜康酒的香味组成,竟有五十余种酒脂香味物质组成,得到专家高度赞扬:“伊川杜康酒采用三清蒸烧(清蒸糠、清蒸料、清蒸酒),混合发酵,人工泥池,工艺独特,胜似老窖”。“清冽透明,柔润芳香,醇正甘美、回味悠长”:
:
。 1973年开始,首先打出杜康酒品牌的河南省伊川酒厂得到国家在资金、粮食等方面的特别支持,发展成拥有亚洲最大的杜康酒酿造车间,年产各类品种杜康系列酒15000多吨的国家大型企业,产品出口5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创汇达360多万美元:
。
1979年伊川杜康被评为省优,并通过冶金部访日代表团,将伊川杜康酒送给日本前首相田中角荣先生,在国内外带来杜康热。据说日本前首相田中角荣四十年代20岁时在洛阳的新安县当兵,曾饮过河南伊川杜康酒坊院的杜康酒,四十年仍记着杜康酒的醇美酒香味。1979年逢田中首相六十寿诞,中国冶金部访日代表团访日,给田中首相赠伊川酿制的杜康酒。
日籍华人欧阳如水撰写有『千年佳话杜康酒』的文章,特别讲到田中赞美杜康酒的话和伊川首先恢复杜康酒的事,欧阳如水的弟弟欧阳可强写了一首诗:“田中原首相,和好利家邦。献上杜康酒,周公古义长。”欧阳如水也作诗曰:“美酒古来唯杜康,河南一饮卌年香。诺言生死无更改,七载作成献寿长”。诗中的"周公"指的是周总理。“七载作成献寿长”,指1973年伊川杜康酒列入国家计划生产到1979年已七载。“河南一饮卌年香”,“卌”念细,意思是四十,是说田中四十年代20岁时在洛阳曾饮过杜康酒坊院的杜康酒,至今已经四十年了,这次恰逢田中首相六十寿诞,虽然周总理已逝去,但献上杜康酒,也是实现了总理生前许下的诺言。
1982年1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专函致伊川杜康酒厂:“为保证中央首长用酒,我处拟在1983年度购买贵厂生产的杜康酒(59°)5000公斤,请予大力协助解决为荷”。 伊川杜康酒厂所送杜康酒为“黑脸”装璜。被誉为“老包脸”、“红方块”、“黑脸杜康”:
。
。
1988年,伊川杜康酒厂在厂长钟光献的领导下,杜康酒不论在品牌声誉还是酒的质量与产量方面,均达到当年的历史最高水准。在贵阳举办的“中国国际名酒节”上,伊川“杜康牌”杜康酒与闻名中外的贵州茅台酒共同被评为一等奖,跨入中国名酒行列。
1988年9月,外交部供应处专函致伊川杜康酒厂:“中央通知,礼宾进行改革,今后不用茅台等烈性酒,订52度出口瓷杜康酒300箱、52度花脸杜康酒300箱。请协助办理为盼,烦劳之处,顺致谢意! ”
后来,几个地方争夺杜康知识产权的案件,使得杜康酒元气大伤,离它本身的历史地位越来越远。直到2004年,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和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判决伊川“杜康”胜诉。如今,洛阳杜康又掀开了杜康酒发展新的一页。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魏武帝曹操赞美杜康酒,使杜康酒天下闻名。在杜康酒开创3874年的今天,我们应当纪念杜康的功劳,因为生活当中会有很多的烦恼和忧患,杜康酒或许会帮助化解的。
《将进酒》唐 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君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
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