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云南(5):野生菌火锅


回到云南(5:野生菌火锅

2014年8月3日。

因为头天运动量太大,第二天就没出去。

晚上,一家人去吃野生菌火锅。

我们那一带产野生菌,比较有名的是鸡枞,牛肝菌,青头菌,等等。小时候,我们只知道鸡枞可以食用,其他的菌类很少有人采拾。农历六七月间,雨水丰沛,在高山的林地及庄稼地里,可以捡拾到鸡枞。不过,捡拾鸡枞是一件很微妙的事情。有的人很容易捡拾到,有的人就很困难。我在老家生活了十几年,唯一一次捡回鸡枞,那不是我发现它,而是它发现的我。那是一个下雨天,我去山上砍柴。没有穿鞋子。走在一片草地上,感觉有什么东西咯着脚板,一看,是一小窝正在长出来的鸡枞。有的人则运气很好,好的让人无法想象。我的一个表弟,人挺木讷的,却是捡拾鸡枞的能手。一般人外出一个早上,能捡上一窝鸡枞就算幸运的了,而他在一个上午,捡拾了两大谷萝还没装完。我们老家那边的鸡枞是越来越少了,这种情况的发生可能与化肥的大量使用有关。鸡枞生长在鸡枞窝,而鸡枞窝只能存在于绝对环保的环境中。由于化肥的使用越来越多越来越频繁,适于鸡枞生长的环境也就越来越少了。

那天晚上,在旅游景区阿庐古洞前面的街道上,找了几家才找到适宜的野生菌火锅店。除了鸡枞之外,我对野生菌了解太少,因此对他们评价野生菌的口味等等基本上插不上话。一大笸箩各种野生菌洗净处理好之后,投入一个巨大的石锅中,水开不久就可以食用了。我只能说味道鲜美,其他的感觉似乎不在我的味觉记忆中,因此很难给出贴切的评价。吃野生菌火锅免费功能供应洋芋饭,那才是我真正喜爱的。洋芋也就是土豆,在物质匮乏的年代,还是我们那里农村的主食之一。我从小吃洋芋长大,至今还是一点也不厌食。而且,一段时间不吃,还会不舒服。只是近年来,菜场买的土豆越来越没有土豆味了。据说那种外形规规矩矩,好看又容易处理的,大多是转基因土豆,而我在菜场又看不到奇形怪状的真正的土豆,吃土豆才少了一些。

正在吃饭之间,有人从微信上得到云南鲁甸地震的消息。不久,老徐打来电话,说云南地震,对你有影响没?没有没有,地震在云南东北部,而我在云南东南边,两地相距五百来公里。过不多久,老杨也打来电话,也问同样的问题。我心里默念着对朋友的关心的感激,也默念着对灾区人民的祝福,走出餐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