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爆


胜利

为期两天的第二届中国房地产创新模式大会顺利结束,两天时间被安排得非常充实:近三十名来自于各个领域的嘉宾精彩演讲,两场专业论坛,参会的业内人士大呼过瘾。

嘉宾们演讲个个精彩,容量非常之大。演讲中有一半以上与传统的房地产开发关系不是很大,比如绿城电商模式和房多多的电商销售,又如绿维和一呆的销售后的运营模式,还有两家养老运营模式的探讨等,视角都做了不同程度的转换或是将产业链向前、向后做了较大延伸。

以我的见解,某些嘉宾的演讲未必都能得到一致认可,甚至可能会引起反对声。于此,我不仅看重他们创新的结果,更看重他们创新的实践和逻辑。

对于创新有一个四不的说法:初期是“看不见”、之后是“看不懂”、而后是“看不惯”,当然到了最后几乎一定是“来不及”。其实创新很少是理所当然的,甚至不少创新当时引起了众多人的冷嘲热讽、甚至激烈反对的。

还记得郎咸平几年前就讲:与夕阳产业相比更令人担心的是僵化的夕阳思维。创新需要解放思想,需要做资源整合,需要勇敢地做跨界思考。

创新不容易,安主任特别强调创新其实不需要想得太清楚,一定得及早手开始试验,边做边总结边提高即可。创新需要耐心,在创新这件事情上,耐力比实力还重要。

不期待

两天的创新大会,大家听得非常认真,有若干朋友都讲感觉有点儿累——面对如此大容量的演讲和学习,真想学习好,不累才怪呢。

于房地产而言,原来取得土地是赢利的充分条件,而现在拥有土地最多只能算是必要条件了。创新大会上不少嘉宾都提到:房地产创新不是要不要的问题(现在根本无需讨论),问题是创新的方法和路径探讨。

尽管有人不愿意承认,几乎每一个人,特别是成功人士头脑中或多或少都有各种条条框框。打破这些或现或隐的条条框框,仅仅学习创新技术和逻辑根本不够。

本次创新大会的成功举办,能够提出几个见解、有几个触动就非常不容易了,不应该期待它能解决房地产创新的所有问题。

期待

二十多年房地产开发的高速发展,在大家头脑中形成了不少定式。这些定式曾经帮助不少企业取得过成功,而如今竞争形势和政策环境都发生的巨大变化,只用锤子不大可能解决所有问题。

我会在接下的几天里仔细梳理创新大会上听到、学到的知识,期待能够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结合具体工作做出布置,相信能够让工作更加主动、通畅。

感谢以杨主席为首的整个全经联团队搭建创新大会这个平台,感谢他们的辛苦付出;感谢所有演讲嘉宾,感谢他们的无私奉献。

于我来讲,本次创新大会意义在于:点燃创新、点亮理想、点拨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