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计算发展需要完善产业周边服务
从概念到应用,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我国云计算产业渐成规模。有数据显示,在“十二五”期间(2011年-2015年),国内云计算产业链规模可达7500亿元到1万亿元。不过,由于投入、重视程度等原因,基于云计算产业的周边服务并不完善。
记者近日从中国软件评测中心举行的“中国测试云平台”发布会上了解到,中国云计算产业在取得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测试周期离散,即测试结果只对被测试系统某一时刻或某一版本有效,无法实现连续的质量检测;测试环境部署效率低,一些测试业务需要手工配置物理设备和测试环境,资源利用率不高,测试效率低,实现大规模性能测试难度大。
这些现象综合来看,可归纳为云计算产业的周边服务并未跟上产业本身的发展步伐。工业和信息化部软件服务司司长陈伟表示,云计算最大的特点是分布式虚拟化,这些概念从技术角度来讲理解难度大,对用户来说更是难以琢磨——它的服务质量怎样?服务标准如何?发展中有什么样的问题?这需要有一套完整的质量保证体系。为此,中国测试云平台上线发布,通过云的方式来提供随时在线、连续不间断且能够让用户直接感受到的测试服务,可有效提高云计算产品和服务的质量。
据了解,云计算作为基于互联网,通过虚拟化方式共享信息资源的信息计算模式,体现了信息技术融合化、网络化、服务化发展的趋势,被称为IT产业的第四次革命。多个城市将2015年定为实现云计算产业规划的目标年,其中北京定下了500亿元的规模发展目标,广州定下了150亿元的规模发展目标,深圳则计划培育十家年收入过亿元、过十亿元的云计算企业。中国软件测评中心副主任陈渌萍表示,为适应目前国内云计算产业蓬勃发展的需要,相应的产业周边服务一定要跟上,并且还要有深度。此次中国软件评测中心上线的中国云测试服务平台,不仅仅着眼于测试环节,还为用户提供多种解决方案,就是基于深度服务的考虑。
对此,陈伟也表达了自己对云计算产业发展的看法。他认为,在中国云计算产业总体大发展的背景下,产业各方要进一步探索新的服务模式。云正是从服务模式创新的角度提出来以后得到业界各方认同的,沿着服务的路径,产业应该继续探索下去,不断地总结,使服务成为一个符合中国云计算健康发展需要和发展规律的新模式。
有业内人士表示,我国云计算应用已广泛应用于电信、教育、医疗、金融、石油石化等重点行业,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必然衍生很多周边服务,应该说这次中国云平台的上线开了个好头。(吴君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