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南县建设青春驿站的探索与实践
洛南县地处华山之阳,洛河源头,距西安108公里。为陕西东南门户,是华山夏都、汉字故里、华夏摇篮。全县辖19个镇,1个工业园区管委会,381个村(居)委会,面积2830平方公里,人口46.1万,6至35岁青少年184532人。目前,我县已建县级青春驿站1个,社区青春驿站5个。县级青少年综合服务中心暨青春驿站总站位于县城中心地段柏槐社区服务中心一楼,规划设立接待咨询区、青年创业就业服务指导中心和活动服务区三大功能区域,建筑面积150余平方米,于2013年11月正式投入使用,已投入13.7万元。按照团省委和商洛团市委关于实施“枢纽构建计划”的统一安排部署,我们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推进。
一、明确三大重点
一是明确建设规划。将服务型团组织与网格化、区域化“纵向提升、横向融合”的理念相结合,把青春驿站建设定格在社区,有利于品牌的全面推广,有利于构建阵地网络,有利于把握政策导向,有利于融入党建格局,有利于形成倍增效应,有利于整合资源,有利于人员聚集,有利于工作开展,确保实现吸引力、凝聚力和影响力的最大化。
二是明确职能定位。大力推进青春驿站“一三五七”职能体系建设。即,一个平台——青春驿站综合服务平台,三个中心——青年创业就业服务中心、权益维护帮助中心、青年社会组织和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者培育发展中心,五大职能——成长发展咨询、综合素质拓展、创业就业培训、权益维护帮助以及青年志愿行动,七项行动——以“七彩阳光”公益服务行动向青少年提供服务菜单,一是重点青少年帮扶红色行动。针对五类重点青少年群体,重点打造“阳光心晴”工作室,努力推进社区关爱感化计划,大力实施回归计划、中途宿舍、公益课堂等项目,努力做好重点青少年群体的服务管理和预防犯罪工作;二是青少年成长引导紫色行动。重点打造“青春导航仪”,努力推进“阳光天使”计划,大力实施守候花季、联校社工、青春防线等项目,不断优化青少年健康成长环境,营造良好社会氛围;三是进程务工人员及其子女关爱橙色行动。重点打造“青春关怀所”,努力推进“互构”社会支持计划,大力实施同在阳光下、朋辈互助等项目,有效促进农民工及其子女的社会融入和健康成长;四是青年创业就业服务蓝色行动。通过打造“青春加油站”,努力推进“蔚蓝天空”计划,大力实施阳光下展翅、SYB创业培训等项目,服务青年创业就业;五是公益项目推介及志愿服务绿色行动。着眼“学雷锋”活动常态化制度化,重点打造“彩虹家园”活动站,努力推进“爱心接力”计划,大力实施火柴天堂、阳光助残、情暖夕阳红、保护母亲河、村级义工中队等项目,广泛动员团员青年并带动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努力形成志愿服务社会化动员的有效机制;六是困难青少年帮扶金色行动。通过打造“青春避风港”,努力推进“情暖青春”计划,积极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大力实施圆梦行动、红领巾手拉手、太阳花行动等项目,竭力为家庭贫困、生活困难青少年在求学、求医、生活救助等方面提供帮助和服务;七是青少年交流联谊青色行动。积极打造“缘分天空——青涩频道”公益品牌,努力推进“青春同行”计划,大力实施新青年汇、幸福来敲门、兴趣集散地等项目,为各层各界青少年搭建展示自我、相识相伴、共同进步的公益交友平台。同时,长期面向广大群众开展交通问讯、旅游推介、爱心雨伞、手机充电、打字复印等12项便民志愿服务项目。
三是明确发展方向。一是建立专业化的工作队伍。组建了由团干部、“预青”专项组成员单位、镇村基层干部、五老人员以及义工骨干组成的洛南县青少年事务义工联盟,构建团干+社工+义工+青年社会组织的联动服务模式。通过外聘社工引导、专职岗位训练、专业培训提升、资格考试服务、政府事务承接、良性互动影响等六条途径,有效实现青少年事务义工向专业化社工的发展转化。二是推行专业化的工作方法。努力提升社会工作背景下团干部与青少年工作者的社会交往能力、组织能力、适应能力和公关能力,了解和掌握个案工作、小组化活动、团体工作、社区工作、社会行政等基本的专业化社会工作方法。三是运用项目化的工作理念。将团组织服务青少年的各项工作事务和目标凝结梳理成各类项目,通过项目管理的思路来开展和运作。“项目化运作”既能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实现工作目标并节约人力物力财力,同时也为承接政府和企业等有关社会组织购买社会服务打好基础。
二、建立三项机制
一是科学合理的运行管理机制。推出“1+1+X”架构运行管理模式,即确定1名站长由属地团委班子成员兼任全面负责,1名总干事由青少年事务专业社工或义工骨干担任负责组织协调,其余管理团队成员由志愿者和青年社会组织负责人组成。日常运行由属地团组织、共建单位和入驻青年社会组织共同负责管理。
二是完善开放的资源整合机制。树立开放的工作思维,以共青团资源整合接入为实际动力,不断增加青春驿站发展建设的动力和活力。
三是坚持党建带团建保障机制。明确各级党组织要具体指导青春驿站建设,将青春驿站建设纳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总体格局,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考核,使团组织的青春驿站成为党组织基层服务的延伸和拓展。
三、把握三个方向
一是充分认识青春驿站的丰富内涵。建设青春驿站是破解“两大战略性课题”的有力抓手和有效途径,是服务青少年需求的直接平台,是团组织整合社会资源的终端载体。青春驿站既是阵地,更是组织,是共青团组织网络延伸出来的富有活力的细胞。
二是准确理解青春驿站在整体团建中的定位。青春驿站是推进区域化团建工作的重要载体,是实现枢纽功能的重要体现,为基层团组织联系服务青少年开辟了渠道,也为基层团组织扩大影响力和覆盖面提供了有效的切入点,以点连线、形成网络,带动区域化发展。
三是牢牢把握推进青春驿站建设的关键要素。一要以满足青少年成长发展的现实需要为根本目的。吸引青少年,关键是找到青少年的需求点,通过服务实现吸引和凝聚。二要以青年带头人和草根领袖为骨干带动。组织培养一个好的工作团队是关键,对内做好日常建设管理工作,对外要有号召力和公信力。三要以基层团组织和青年社会组织为基本依托。广泛联系凝聚各类青年自组织,青春驿站就有了稳定联系的青年群体。
四、下一步工作思路
一是建立标准化服务平台。以“服务联系卡+管理服务信息系统”为实践载体,建立并推广洛南县青春驿站标准化服务平台,将所有县镇两级青春驿站的活动资源、服务项目进行共享,努力形成“共建共享、整体发展”的工作格局。
二是不断扩大影响力和覆盖面。进一步明确镇团委的枢纽功能,大力推进镇区青春驿站建设步伐。同时,充分发挥青春驿站的阵地和载体作用,加大对青年社会组织的培育发展力度。
三是强化长效保障机制。有效推行“1+1+X”构架运行管理模式,积极建立区域内单位组织互动合作机制、县镇两级工作指导和考核监督机制,帮助青春驿站实现自主独立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