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记者“就四大行只要房贷余额还清都算首套房”采访四大行相关负责人,四大行均表示目前尚未有明确信息发布,最快者会在今天发布相关消息。但浦发银行和兴业银行已经正式放开放贷,房地产救市最后一道大门正式打开。
限购限贷政策是中央政府为了控制房价过快上涨而指定的一项调控政策,限贷是为了防止投资者采用过大金融的杠杆投机性买房,限购是为了防止购房者利用庞大资金实力投机购房囤积居奇,正是投机购房推涨中国楼市,吹大中国地产泡沫,成为中国经济不能承载之中,也成为外资机构唱空中国经济的利器,实际上就中国地产价格而言,现在依然偏高,而不是偏低,此时取消限购限贷无疑会让多年辛苦调控政策功亏一篑,中国国经济将重新被地产政策所绑架,经济转型又从何谈起。
统计局9月18日公布8月份70个大中城市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数据显示,与上月相比,70个大中城市中,价格下降的城市有68个,持平的城市有1个,上涨的城市有1个。环比价格变动中,最高涨幅为0.2%,最低为下降2.1%。与去年同月相比,70个大中城市中,价格下降的城市有19个,持平的城市有3个,上涨的城市有48个。8月份,同比价格变动中,最高涨幅为6.4%,最低为下降5.6%。不仅地产价格下跌,销量不如人意,1—8月,国内商品房销售面积64987万平方米,同比下降8.3%,降幅较前7月扩大0.7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额41661亿元,同比下降8.9%,降幅也较前7月扩大0.7个百分点。从统计局数据看,环比跌幅最大的只有2.1%,与去年同期相比涨幅最大的有6.4%而最低下降只有5.6%,从数量来看,与去年同比相比上涨的城市有48个占比近70%,可见地产价格在70个大中城市中并非下跌居多而是上涨居多,下跌只有17%。笔者不知道专家们中国地产面临崩盘之说从何而来,是危言耸听还是别有用心为利益集团大声呐喊,笔者认为楼市崩盘之说只是某些别有用心之人的一种喧哗,一种政策要挟,加上地方政府的极力鼓噪,中央政府也就网开一面了。
地方政府房地产企业之所以要打开最后一扇救市之门,就在于地方购房优惠,取消限购,对地产行业刺激有限,只要银行把紧信贷大门,投机性购房就会失去资金支持而功亏一篑,从历史来看,限贷是制约房价上涨最直接的方式,一旦限贷大门被打开,流入地产行业的资金也就无法控制,房价上涨趋势有可能重新确立,这会伤害无数中低收入者的利益,让他们居无定所。更为重要的是,一旦潘多拉盒子被打开,投机资金可能再一次涌入地产行业,进一步推涨本已经高最高在上地产价格,让地产泡沫在一次膨胀,地方政府进一步被地产所绑架,进而进一步绑架中国经济,中国经济新常态再次面临流产。
现在市场人士一直诟病央行大放水,过度投放流动性,导致M2出现连年暴增,但人们忽略了重要一点,那就是中国M2虽然激增但实体经济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一直存在,也一直没能找到解决的方式,这个泛滥的额流动性去了哪儿,那就是沉淀于地产行业和地方平台,即使下半年央行通过两次定向降准,释放的资金依然通过各种方式被地产行业侵占,即使有一部分资金流入实体经济,也还是通过委托贷款的方式流入地产行业,央行向国开行定向的PSL贷款也被无孔不入的地产行业盯上,地产行业完全就是一个资金黑洞,把中国金融市场的流动性死死吸住,无论央行释放多大流动性对实体经济都没有用,而且流动性释放越多,地产泡沫越大,吸附资金越多,已经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因此地产行业适度调整是有利于整个经济良性发展的。
中国经济去杠杆化已经形成一种共识,央行也认为2014年以来中国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没有依靠强刺激来推动经济发展,而是依靠改革来激发市场活力,因为池子里货币已经很多了,不可能依靠增发货币来刺激经济增长。既然池子里的货币不能够再增发,那么让池子里的货币发挥最大作用和合理分配就是央行和管理层所要做的,其中重要一点就是防止地产行业和地方平台过多占用货币资源,而让其他行业面临融资困难,处于风雨飘摇之中,甚至加剧融资难融资贵的局面。地产行业适度调整是必要的,投资适度下降也是必要的。
认房也认贷是中国地产行业调控的最后一道屏障,也是中国经济转型的一道防火墙,岂能轻易打开,一旦打开信贷之门,地产行业疯狂本性就将再一次暴露,投机资金可能再一次疯狂,推高利率也是完全可能的,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也将是致命的,因此笔者认为认房不认贷政策是必须坚持的,不能轻易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