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限贷松绑究竟能否挽救低迷楼市?


 922日,有传闻称四大行将发布政策,只要房贷余额还清都算首套房,并称,919日,央行已经召集各大行开会,目前正处于吹风阶段。另据上海证券报报道称,该报从被传闻的一家银行了解到,此消息基本属实。这家银行922日上午召开了会议,部署了支持房地产信贷投放、加大房贷利率优惠力度的方案。

随着中国经济的下滑,房地产业的低迷,各地政府也纷纷给楼市松绑,而坊间关于放松房地产调控政策的消息一直不绝于耳。就在稍早之前,南京便成为第40个解除限购令的城市。至此除京沪广深四个一线城市之外,只余下珠海、三亚两地未有解除限购。

不过平心而论,即便是各地取消限购楼市政策,但是其对房地产市场的拉动效应实在太差,一般只有两三周,真正超过一个月的很少。对此,专家们表示,很多城市,限购的执行本来就不严格,再加上在目前楼市走势不明的情况下,即使放开限购,楼市也早已不是投资者最佳的选择方向。在面对国内楼市重压的困境之下,限贷松动就被安排上议事日程了。

我国目前的房贷政策已经执行了四年。早在2010526日,住建部等三部门出台《关于规范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中第二套住房认定标准的通知》,明确二套房认定以家庭为单位,并执行认房又认贷的原则,并一直沿用至今。而这次如果真的是限贷政策的放松则被认为是对过去数年房贷政策的微调。

所谓认房认贷,指借款人家庭已有一套房,再买房的话算二套房;借款人家庭当前名下无房,但是曾经有过房贷记录,再买房也算二套房。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房屋产权缺少联网信息,不少银行只查证借款人此前的贷款记录,只能认贷,未完全实现认房。但认贷这根红线一直难以逾越。

而一旦被界定为二套房贷,自20101月起,国务院办公厅就明确发文规定二套房贷首付款比例至少四成,其利率则不低于基准利率的1.1倍;随后,20104国十条更是将二套房贷首付比例提高至五成,2011新八条则提升至六成——二套房贷对于不少人来讲,成了难以承受之重。

业内人士表示,如果说取消限购的作用并不大,因为限购主要是和户籍政策有关,除了北京和上海,其他城市继续限购也没啥意义。而信贷宽松对市场的影响将明显超过取消限购的影响。而笔者认为,如果“认房不认贷”真的成为接下去楼市的主要政策,那将使一些寻求改善型的购房者会从中受益。不过房贷政策的稍许宽松并不能使当前楼市走出低迷。

首先,当前的房贷政策出台时为了遏制房地产投机炒作,而实行了四年之后,我国的房价还是处于历史高位,这就说明原来的限贷政策对遏制房价并不起作用。前些年,真正因为贷不到款的购房者微乎其微。更何况,这次限贷松动,只是对还清首套房余额的自住型购房者,并非对投资投机性购房者都是全面放松。我们从此项政策中也可以看出,决策层既想鼓励自住型、改善型消费群体积极入市,但也不希望投机投资炒房者死灰复燃的心态。

再者,无论是取消限购,还是放宽限贷,都让大量购房需求复苏:一方面投资者的心态是买涨不买跌。目前国内70个大中城市房价已经连跌5个月,更多的刚性、改善型需求群体都在观望之中。另一方面,之前敢于购买二套房改善的群体都是出于对经济和自己收入不断提高的预期。而今年以来,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巨大,企业给职工涨薪的预期和幅度大大降低,所以真正还清房贷余额还想买套更大房产的改善型需求群体人数不会太多,改变不了目前楼市低迷的格局。

最后,今年以来,央行数次要求各大商业银行加大对个人房贷支持力度,但是自负盈亏的商业银行一直回应有限。而这次放松限贷政策,各大银行是否跟进有待观察。原因很简单,目前个人房贷对银行来说如同鸡肋,具有风险较大、时间周期长、回报率低等特点。所以各大银行与其把贷款以优惠利率放给二套改善型个人购房者,还不如将信贷高息贷给中小企业,因为中小企业贷款时间一般不超过一年,而且贷款利率均可在10%以上。

截止目前,限贷政策究竟会否松动政策还有待于进一步落实。不过,笔者认为,即使按照坊间传闻的“认房不认贷”对楼市的趋势影响也不会太大,一方面即使央行有这类政策出台,下面各大银行出于风险考虑,未必真正执行到位。另一方面对于购房者而言,在房价下跌和收入不稳的预期下,贸然出手购房的需求不会太多。更关键的是,这么多年来限贷限不住高房价,那么同样也不可能限得住房价的理性回归。只是希望购房者此时不要成为中国经济的牺牲品和炮灰。

发钱啦,理财范注册送50元,投资即享1‰~1%收益奖励,下笔投资自动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