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杂议2——是非利弊


 是非利弊

分三级,一是真实,二是合理,三是合理最大化。分三级,一是生存,二是发展,三是发展最大化。最大的合理发展,是人类个体、群体、整体与自然万物的对立统一、辩证和谐,就是真理。有明确的是非利弊标准和科学的分析方法,才能正确地识别是非、权衡利弊。

合理的内涵中有真实,真实才能成为合理,但是,真实不等于合理。杀人放火的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只能确认事件是真实的,不能确认事件是否合理。真实的犯罪行为,都是不合理的行为。真实是任意的客观实际,只看事实准确,不管是否合理。合理是相关各方共同生存发展关系的客观实际,损害了哪一方的生存发展,哪一方就会不承认这种关系是合理的。公说公的道,婆说婆的理,就是相关各方都只考虑自身的生存发展,不考虑对方的利益,所以找不到共同的合理标准,为维护自身的利益而结成集团,把集团的共同利益当作合理的标准,形成真理是有阶级性的观点,也就是对一个集团合理,对另一个集团就是不合理的。合理才能成为真理真理是合理的最大化,对各个集团都合理能够被不分民族、种族、阶级、文化、信仰与国籍的人类绝大多数接受,能够被人类历史最终肯定的真理只能是有利于促进与实现人类个体、群体、整体与自然万物和谐发展的客观实际,或者说是和谐发展、大家都赢的客观实际。这是真理的内涵。求真、求实、求是,不等于求真理。

发展的内涵包括提高生存能力,但是,提高生存能力不等于发展。生存能力包括繁殖、适应与变革环境的能力。事物都有两重性,有利就有弊,物极必反。如果在某种条件下,老鼠繁殖到复盖全球,牠不但威胁了相关生物的生存,牠自身也会因生存条件不足而难以生存。人的生存能力要是普遍提高到长生不老,那就不能再生殖了,否则就会出现人满为患。人改变环境的能力达到随心所欲的程度,就会出现威胁自身生存的问题。所以,发展不应是片面地强调提高某种生物的生存能力,而是提高相关生物的共生能力只有共生,才能长生。为相关事物共存共荣创造与提供更多的有利条件,才是发展的标志。有利于促进与实现人类个体、群体、整体与自然万物的和谐发展,是最大的发展,就是真理

对立统一是有矛盾,但还是共存共荣。对生物来说,共存就是共生,共荣就是共同发展。消灭了矛盾的一方,没有共存,也就没有了对立,没有了统一。阶级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不平等、不合理是矛盾,但是,统治阶级要是拚命地压迫剥削被统治阶级,让被统治阶级活不下去了,统治阶级也就失去了生存的条件,不能共存,自然就没有了对立,也就不存在统一的问题了。农民活不下去了,要起来造反,推翻现政权,工人活不下去了,也要起来造反,推翻现政权,统治集团不能保证被统治者的生存,被统治者就要取消它的统治权力和资格。现代的民主政体,用选举的办法产生国家领导,人民不满意,就要请领导下台。维持统治的必要条件是不但要保证被统治者的生存,还要给被统治者创造和提供发展的条件。有共存,还要有共荣,共荣会有差别,但是这差别只有保持在促进共存共荣的范围内,才能维持共存共荣,否则就会一损具损,靠暴力夺取或维持荣耀的资本,是要付出血的代价的。领导不能让被领导口服心服,老板不能让员工心满意足,都会滋生潜在的隐患,失去领导和老板的地位。

和睦协调的和谐共存关系,相同相成、相辅相成、相反相成、互促互补、互助合作、互利互惠的和谐共荣关系。和谐与不和谐共存,以不和谐促进和谐,化不和谐为和谐,增强事物促进和谐的功能,提高相互关系和谐的程度,是辩证和谐。同样的砖叠在一起砌成墙,志同道合、情投意合、一拍即合、同心同德为同一信仰和理想奋斗,是相同相成。有人制造车身、有人制造车轮、有人制造发动机、有人组装,共同完成汽车的生产,红花配绿叶、宝马配金鞍、专家配助手、硬件配软件,是相辅相成。批评破坏和谐发展的思想、制止破坏和谐发展的行为、保证和谐发展的深化与扩展,扬是抑非、扬长避短、兴利除弊、奖勤罚懒、用力增力、用智增智、用能增能、以舍求得、多投入增产出、虚心使人进步、以奉献求发展,是相反相成。争夺冠军赛,双方都从对方那里得到了动力和学到了对方的长处,市场经济通过交易互通有无、通过竞争激发动力,讨论研究同一课题,相互提供信息知识、相互激发灵感,是互促互补。有资金出资金、有技术出技术、能管理的管理、善经营的经营,共同创业,是互助合作。帮助别人、提升自己,善待他人、赢得爱戴,互帮互学、互敬互爱,是互利互惠。事物的发展就是增强促进和谐的功能提高关系和谐的程度。事物的价值在人的开发,体现在促进与实现人类个体、群体、整体与自然万物的和谐发展上。黄金到吸毒者手里能变成毒品,粪土到农民手里能变成丰收的果实,科技成果掌握在以创建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理想目标的人手里,才能成为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