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临近,有多少官员在“节”难逃?


 中秋临近,有多少官员在“节”难逃?

中秋临近,为进一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严防四风反弹,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810日开通公款送月饼等四风问题举报窗,畅通监督举报渠道,同时每周通报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查处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案件。825日,王岐山在全国政协常委会开幕时强调:作风问题关乎人心向背、关乎党的生死存亡,中央纪委和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强化执纪监督,一个节点一个节点地抓,正风肃纪、纠正“四风”。

反腐从月饼开始,正风从节点抓起。究竟是谁把“中秋等祥和喜庆的传统节日染上了污浊的色彩,很难有人说得清楚;究竟从何时起一个又一个节点被演变成了滋生腐败的温床演绎场,相信也很难有人说得清楚。但就在这样的说不清道不明和看似正常的礼尚往来之间,一些领导干部跨越了底线,甚至走进了万劫不复的深渊。

有人说,节日期间是领导干部最易被腐蚀的“高发期”,而相当一部分贪官走上犯罪道路,最初就是从节日收“礼”开始的。笔者以为此言不虚,从以往诸多的腐败案件来看,许多受贿行为大多就是发生在逢年过节这个“节点”上的。有些别有用心者平时送礼很难,就把过节送礼当成“人情往来”和“感情投资”;有些基层干部为感谢领导在平时给予的方便或关照,就借过节悉心“打点”,给送“礼金”,送“礼品”;有些领导干部因为复杂的社会原因与传统文化习俗,就把“伸手不打送礼人”当作了处事哲学;有些领导干部从几百块甚至几千块一盒的月饼或礼品中,就看到了内在的“商机”和“致富”的途径,以至于把自己变成了“苍蝇”、养成了“老虎”。

也有人说,严防节日腐败既是对国家、人民、社会、家庭和保护干部的高度负责,也是“治病救人”把官僚腐败思想消灭在萌芽状态的良策。正如俗话所说的那样,吃人家嘴短,拿人家手短。十八大以前的中国,公款送月饼,蔚为大观,老百姓或激愤地跺脚骂娘、或鄙夷地仇官泄愤;而十八大以后中国,则不得不老虎苍蝇一起打,贪官硕鼠或幡然落马、或锒铛入狱,这基本都是一盒又一盒“月饼” 堆积的结果,更是“一个节点一个节点地抓”出来的结果。

反腐败要“一个节点一个节点抓”,打虎拍蝇得一个一个来。面对密集的蝇虎落马,人们在拍手称快、额手称庆的同时也不无忧虑担心会有漏网之鱼,笔者以为不然,王岐山的话外之音已经告诉了我们:尚在潜伏的老虎苍蝇不是不抓,而是这个“节点”还没抓到,但设若有谁想侥幸过关、永远潜伏,那只能是奢望罢了。

所以笔者认为,无论是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开通公款送月饼等四风问题举报窗,还是王岐山强调正风肃纪“一个节点一个节点地抓”,都有力证明了中共中央面对任何腐败现象的零容忍态度,对于荡涤腐败行为持之以恒、不留死角的坚定决心。这对依然那些尚在潜伏的老虎苍蝇们来说,无疑是一种当头棒喝,更是一种提醒警示。

(李吉明201493日 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