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郑先生摆脱小三的“脱三宴”说起
宁乡县城一家酒楼前赫然挂着“摆脱小三”的横幅。
最近有媒体报道,在长沙宁乡县城,上演了一场摆脱“小三”庆贺宴的闹剧,男主角郑强(化名)嫌“小三”花钱如流水,性格不好,久经交涉终于达成断交而设“脱三宴”庆贺。还在酒楼门前竖起巨型彩虹门,上书“热烈庆祝郑强先生摆脱小三,苦尽甘来”,以昭告世人。并在席后燃放了长达十几分钟的鞭炮,以示庆贺。
在男主角郑先生看来,摆脱一个花钱如流水,性子太烈了,动不动就耍脾气,爱寻死觅活的“小三”,实乃人生一大幸事。有人却对这奇葩的“庆贺宴”提出了不同看法,认为这是有辱门风的“家丑”。如此过分地张扬,是怕人们茶余饭后缺少笑料,还是嫉妒谁的大牙企图笑掉而后快?
我们应该怎样看待这件事呢?
首先,我们对此不应孤立地、静止地、就事论事,需要从全局的高度审视、剖析它。我们知道,“小三”,已成为我们社会一种不雅的符号。“小三”的故事每天都在发生,它并不是因为设宴张扬而存在。谁都知道,背叛妻子,包养情妇,本身就是对《婚姻法》的藐视,对家庭道德的践踏,对大众良俗的挑战,对女性尊严的伤害。应该说这是开放的社会某些人价值观畸变的一种苗头,是缺乏正确的荣辱观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和谐社会的毒瘤。值得相关部门的关注、思考和研究。
可惜的是这一现象被忽视了,没有牵动敏感的文化、教育、新闻、精神文明、妇女、婚姻工作者的神经。社会对此的麻木,比这件事本身还可怕。见怪不怪,必受其害。如果我们的社会从此新增一种“脱三宴”,等于是默许了“小三”的地位。今后就可能增添“迎三宴”、“多婚宴”,这就客观上形成了一种可怕的婚恋导向,值得特别警惕,需要及时纠正。
另外,对于这一新闻事件,还有种解读应该挖掘出来。就是本案的主人公饱尝“小三”之苦,醒悟后好不容易脱身的故事,形象生动地从反面告诫人们,找“小三”和做“小三”要不得!它害人、害己、害家庭;违法、违纪、违道德。图一时之快,藏一生之忧。走上这条路,你可能因不得不开辟新的经济来源而犯法,也可能因无限膨胀的私欲而两败俱伤,好多因情妇落马的贪官就是例证;走上这条路,一双眼睛就没法面对孩子、长辈和爱人,并与愧疚相伴终生;走上这条路,一颗心就永远地悬了起来,生怕身边的定时炸弹哪天爆炸,生怕自家的后院哪天起火,过上日复一日寝食难安提心吊胆的日子。幸运的郑先生“苦尽甘来”,但更多的可能就没这么幸运了,摆不脱就会“苦海无边”的。我们似乎要感谢郑先生用亲身经历给正“投奔苦海”的人们做了个“悬崖勒马”的活广告。从这个角度来说,这也该算个正能量了。
寻求婚姻自由,追求个人幸福,让我们从遵德守法起步;构建和谐社会,倡导社会新风,让我们从文明婚恋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