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中西方文化中对第三者的态度差异(1月14日)
关键词:中西方 文化差异 第三者 家庭
虽然同样有婚外情,但中国与西方的态度却有很大不同。
西方看来婚外情很正常,因为成年人都有独立的人格,都有重新选择并追求爱情的权利,作为出轨行为所伤害的一方,甚至会成人之美,将已经不属于自己的爱情“拱手相让”,当然婚姻破裂所带给自己的伤害、遣散费、孩子的抚养费,不管是协议还是由法院判理,都是少不了的。
西方人对第三者的包容态度,甚至让我们这些中国人都感觉匪夷所思,那不单纯展现了对人性自由的尊重,甚至让那些时刻在寻找并追求那种自由的人羡慕。大约人都是不安分的动物,外边“放养”的一圈再“吃回头草”的,不仅没有任何做错事之后的惩罚,反而会给看官留下浪漫的感觉,似乎那才是真爱。
中国人痛恨第三者的根源,把家人与亲人当作自己的财富,第三者的出现,不仅被认为偷人那么简单,甚至有从自己家里抢钱的感觉,所以痛恨第三者。相对而言,西方人对家族概念不是很深刻,彼此相对独立,所以对第三者的态度反而会比较平和一些,似乎婚姻关系更容易被破坏,所以也就不让自己过于纠结。
在中国人看来,第三者所夺走的不仅是自己的资产,还破坏了自己在外人评价体系中的非失败者的形象,那边曾经有的尊严。从某种角度而言,甚至可以作为家庭两性纠纷之中对自己有利的证据,闹得越凶就意味着给对方的出轨行为给自己带来的伤害与损失越大。因而自己在提起赔偿的时候,有更多的利益诉求依托。
就如在一个低效的机构中,你工作高效反而会成为公敌,在一个充斥着裙带关系与腐败的环境中,假如你做到出淤泥而不染,你也会从被孤立到被隔离,甚至最为异类与叛逆者而成为众矢之的,所以其实有些人作恶也是出于无奈的从众心理,不管是破坏别人家庭的人,还是被人破坏了家庭的人所表现出的态度。
中国的社会依托血缘关系与家族关系而存在,一个异姓被纳入家族关系的网络中,甚至成为为家族传承血脉的人,都被认为是极端的信任,因而任何不忠就被视为难以容忍。这虽然不是交易,却是基于家族与社会文化规则的默认,出现背叛就会招致整个家族以及不相干的社会舆论的声讨。
其实通过争取的方式对曾经的伴侣在乎,才是正常的,毕竟人在很多时候并不很患得,更强烈的心理是患失。对婚姻过于敏感,对所出现的危机过于紧张,绝对不允许自己的另一半有身体与精神上的出轨,那种死死攥在手心的感觉,让彼此都感觉累。
当你舍不得为对方付出,就别指望别人为你付出。留住别人的心,必然的投入是对别人的尊重并呵护,这种努力并不是以物质与金钱的付出为主,但却是关注与情感方面的投入。
选择放手仅仅是一瞬间的感觉,对来之不易的东西,是需要珍惜的。或者某些人就是喜欢那种征服之后的拥有,即使拥有仅仅可以带来片刻的欢愉,都要用尽心思去争取。就如攻城拔寨之后,会带给自己的成就感一样。
争取一段感情是在战斗,有武力征服的成分也有智谋因素,保持一种关系更需要经营,在关系持续的阶段之内,暴力不仅无法缩短彼此内心的距离,反而会让内心的距离拉大。
第三者虽然在道德角度受到批判,但很多时候却是最冤枉的,或许在开始并没有想去挖墙脚,而是被所谓的爱情迷惑并被绑架了。每个人都有主动追求爱情的权利,或许那个被困在家庭牢笼中的人,同样极度欠缺爱情的释放与被爱呢!既然是你情我愿,那么究竟谁才是第三者,还会有一番类似强盗逻辑的强词夺理。
或许人这种高级动物本身对感情与对性伙伴就不是不专一的,以家庭、道德与法律强行约束本来就是对本性的违背,这种恩恩怨怨很是复杂,但就如原配声讨第三者的时候所说的相比于道德法庭更为具有震撼性——我的今日就是你的明天!走着瞧!人也只有设身处地作为守势的一方,才会对进攻与侵略的一方有切肤之痛。
贾春宝
2015年1月14日星期三
电话:13301122671,(010)89581930
和讯网专栏 http://hexun.com/chunbao/defaul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