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发展最大的瓶颈:内因是老板,外因是品牌被定位


【前言】先给大家讲一个真实的故事:某弹簧厂的王老板,感觉公司发展遇到了难以突破的瓶颈,于是准备请咨询机构进行培训辅导。洽谈时,她口口声声地说:要找一家最好的咨询公司,如果没有实力,报价咨询费再便宜,也是不会选择的。我问她:怎么判断咨询机构的实力呢?她说:要去前期辅导过的客户那里现场察看“实际的效果”!这样的选择很聪明,于是我带领她去前期辅导过的客户那里察看。看完一家仍然不放心,又察看第二家;两家察看后的效果,果然不出所料,另她很满意。准备签约时,却一反常态,执意要把价格压到她所接触的所有《报价单》中、实力最差价格最低的那家咨询机构的水平。我肯定无法接受那样的价格、甚至无法忍受把我们与“下三烂”的咨询机构相提并论。屁股一拍,拜拜,走人了。

她最后还是与那家“下三烂”的咨询机构签约了。几个月后,我从侧面打听到:辅导的效果是差强人意!跟辅导之前没任何两样、甚至倒退。想当初,为了省几个不同报价上的“差价”小钱,却让大把大把的几十万元的大钱“打水漂”,值得么?无独有偶,某洁美建材贸易公司,一样是折腾来、折腾去,最后的结局跟福州市恒晟弹簧厂如出一辙!

所以,我一看到抠门的老板,我就知道,这个企业没戏,为什么?公司最难摆脱的瓶颈,内因是你老板自己!因为你舍不得花钱,你就没有高素质的管理人员和员工,没有高素质的管理人员与员工,哪里来的高效和高收益?


一、企业发展遇到的最难摆脱的瓶颈:内因在老板

在当今社会,企业的生存环境越来越复杂,竞争越来越激烈,管理方法更是层出不穷:大数据运用、互联网思维、全球资源整合、供应链平台化、全面客户价值管理......这些都需要高层管理尤其是老板具有与时俱进的思维方式和学习能力。最近三年,全国各地出现的倒闭潮、跑路潮、资金断裂潮都是由于老板的思路和决策出了问题造成的连锁反应。现在要求企业进行转型升级首先是要求老板的思维方式转型升级,思路决定出路,眼界决定高度,只有老板的思维方式改变,企业才能真正走上转型升级之路。老板能当上老板,肯定有其过人之处,其中不乏精明能干、聪慧过人、胸怀大志之人。由于他们创业所处的环境所致,大多数老板都有一个共同弱点,思维方式不能从系统上去思考问题,导致公司总处于打补丁的阶段。这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思维方式害了公司,害了员工甚至是自己。最终造成公司高层是茫然,不知道企业何去何从;公司中层是盲目,看不到问题点,也就没有好的管理思路和方法;大量的质量和交期问题使公司员工一片忙碌。所以企业不能持续发展最大的瓶颈口是老板。

优秀的老板要带领公司前进,需要具备最基本的三种能力:最重要的是思考力,其次是决策力,第三是执行力。要突破公司发展的瓶颈,首先要改变老板的思维方式。老板的思维方式的改变需要从四个方面进行改变。
 
1.看待人才的观念要改变:不能受血缘和地缘的影响,需要不拘一格选拔和任用人才。现今时代是全球资源整合时代,而现在很多公司招聘人才尤其是高管都是注明要本地人,甚至直接任命自己的亲友。这样的公司高管开会就像是家庭聚餐一样。一流的人才打造一流的产品和公司,国际化的大公司管理层基本上是来自五湖四海。
 
2.看待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要改变:其实公司的大量问题是管理的问题,是系统的问题。出了问题不要片面、孤立的看待问题,而应将其放入整体、放入系统进行考虑。

3.从一味追求利润最大化转变成追求价值最大化:利润=产值—成本,很多老板为了利润最大化,总是千方百计降低成本。使用价格便宜的材料、设备甚至低价位的人力资源。现在社会追求的是价值最大化,一般是从价值链进行梳理,而不仅仅是成本。

4.惯性思维和心理定势的改变:管理模式和管理工具需要改变,不能一味套用以前的管理模式和管理工具。如大数据运用、互联网思维、供应链平台化等都需要慢慢导入公司的管理。

当公司经营状况不佳时,老板总会请专家和咨询公司对公司管理层和员工进行诊断,然后让管理层和员工吃药治疗。其实老板才是公司发展的瓶颈口,最需要诊断和吃药的是老板。老板们,你妈喊你常诊断!常吃药!(文:李寿军)


二、一个企业长期生存在瓶颈中也许有诸种原因,其中最主要的一条外因就是品牌被定位了。

想想看,很多企业在产品拥有一流的质量,产品所面对的市场长期都是个朝阳市场,渠道也是四通八达,这种企业在强势广告,强势传播的助推下,经过几年高速发展后便一头扎进了瓶颈,即使这些企业使出浑身解数,不但无法挣脱瓶颈的束缚,反而在萎缩的边缘徘徊。

在企业拥有一流的产品质量,产品所面对的市场没有问题的情况下,为什么企业在一段高速发展后会被困在瓶颈中,这种被困住瓶颈中的企业主要因素是由于品牌被定位了。

被定位的产生

何为被定位?被定位就是市场,就是消费者根据某一品牌的广告表现和市场表现,形成的对该品牌的马马虎虎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给予该品牌做出的市场定位。或者说是来自市场,来自社会、来自亿万消费者对某一品牌带有负面因素的市场定位。

被定位的品牌有一个明显的特征,这个特征就是,凡是在品牌资产中除了具有知名度这个不具实际品牌价值品牌资产外,有价值的品牌认知度、美誉度都不具备都谈不上。不但如此这种只具备知名度的,被定位的所谓品牌,有的往往还传递出的是一种低档或二流的品牌信息。

被定位的危害

市场营销发展到今天,被定位恐怕已然是企业发展的最大瓶颈。一旦一个品牌被定位,那么,这个品牌的广告和传播力度越大,就越巩固了市场、社会和亿万消费者对该品牌的负面定位,就越会把这个被定位的品牌在瓶颈中定的越死。

由于长时间来在品牌的建设中,品牌定位普遍现象是形式主义式的定位,这种形式主义的定位,不是品牌的定位点没找准,就是广告表达不清,或产品的市场表现有问题。当这种开此就存在形式主义的瞎定位的品牌定位,他的广告打的越猛、越响,传播力度越大时,长期看这种被定为的品牌受的伤害就越大。这种被定为一旦形成,这个品牌就等于预先为自己设置了一个瓶颈,几年后瓶颈就在那等着他。品牌一旦钻进这个瓶颈,一旦被瓶颈束缚要想突破几无可能。

被定位的现象在我们的市场中不胜枚举,比较典型比较有代表性的有李宁、纳爱斯系列、隆力奇系列、吉利汽车等等。而在这几个品牌中纳爱斯和吉利汽车还明显传递着低档二流的品牌信息。

尽管吉利老总李书福不久前信心满满的说“别的企业我不敢代表,但我可以有信心地说,3-5年吉利汽车,一定可以给大家带来惊喜,将来肯定不会亚于同档次的日韩汽车”。但从帝豪汽车满不错的整体形象看,人们仍然对它避而远之,这其中的主要原因就是吉利汽车被市场,被消费者定位为低档穷酸。吉利人一不懂车,二不懂人的心理,因此说吉利的路远不像李书福描绘的那般轻松。

如何摆脱被定为

摆脱被定为是难的。因为当某一品牌一旦被定位后,就意味着人们和社会对该品牌形成了观念。品牌商们知道吗,观念是难摆脱,难改变的。因此,你若继续在被定位的品牌上投入时间、精力和资金,莫不如顺从市场,顺从被定位。莫不如用这些宝贵的时间、精力和资金另起炉灶从头再来。

只要你具备相应的实力,只要你有壮士断腕的勇气和挑战精神,另起炉灶从头再来并非难事。另起炉灶从头再来或壮士断腕不是舍弃原有被定位的品牌,而是仍让其生存在已有的被定为的市场上。让其为另起炉灶从头再来的新品牌积蓄力量出点力。

被定位是痛苦的,活在瓶颈中是痛苦的,壮士断腕也是痛苦的,然而只要你有所创新,在有所创新的基础上找准人的需求点,即找准品牌定位,在准确品牌定位的基础上做一个三高组合,即高品质、高价格、高声誉。那么,壮士断腕另起炉灶从头再来就大有希望大有前途。否则就只能长期活在瓶颈中。(文:陈永成)

版权归“管理慕课网(MOOC)”所载明的原作者所有。分享、转载、摘录和引用,请注明出处或署名作者——谢谢你对知识产权保护所付出的行动!为尊重原创者的辛勤劳动,本文注明了原帖出处:
http://www.new-mooc.com/newsContent.asp?id=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