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黑松林”的了解早在天津渤海化工集团工作时就有耳闻,当时,化工部部长李勇武(曾任天津渤海化工集团董事长)到天津说起企业文化,他推荐说江苏黑松林粘合剂厂有个厂长叫刘鹏凯,厂子虽小,但企业文化做得不一般,是全国石化系统企业文化建设十佳企业。当时心中曾经一动:一个那么小的企业,能够在全国石化系统中进入十佳,肯定有自己的“拿人”之处。
黑松林企业管理和企业文化的特点,我个人觉得应该有以下三个最大的特点。
小厂大文化、小厂大管理
黑松林是个小厂,一是员工少,只有50多名员工;二是利润薄,2009年刘总告诉我,如果把他的产品运倒北方去卖,加上路费就不合算。但是这个“小”厂却又有它“大”的一面,丰田的精细化管理、6S管理等,刘总如数家珍;松下幸之助、稻盛和夫、德鲁克等刘总更是了解颇多。心力管理从无到有,从实践到理论,再到实践,作为心力管理的始创者,其“心之所及,力之所达”的哲理深度,不仅体现了管理的“大”,更体现了文化的“大”。现在的黑松林,还是那些员工,还是那些产品,产值却是人均百万,工资连年涨。
文化是从企业自己的土壤里“长”出来的
刘总有句名言,不做500强,要做500年。而百年企业,靠的不是百年机遇、百年老板,而是百年机制。而百年机制靠的又是百年文化。文化,是“长”出来的!好一个“长”字!而黑松林的企业文化就是以刘鹏凯为首的一群黑松林人在黑松林这块试验田上苦心探索、思考、耕耘实践出来的。它已经深深植根于黑松林这片土地,并开花结果。因此刘总的“要做500年”是有“底气”的。
“心力”管理就是用“心”去“管”去“理”
邓荣霖教授说,心力管理是管理学三维度即科学、艺术、手艺相结合的具体体现。心力管理包含着用心管理和用力管理相结合的丰富内涵。管理需用心,赢人心。心力管理是有形力量与无形力量的结合,软实力与硬实力的结合,管理制度与管理文化的结合,而对企业文化来说,文化就是人化,就是化人。
因此,我觉得“心力”管理最本质的东西,就是管理者一定要用“心”地对员工、对企业去“管”和“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