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成功体验至关重要


第一次成功体验至关重要

(文\崔志强)

  世上事真是一人不知一人难,西门庆至死也想不明白世上为什么还有因阳痿而苦恼不堪的人。蒙田在他的《随笔·论想象力》中这样告诫道:“新郎和新娘有足够的时间,没有准备好就不应该仓促行事。在熙熙攘攘和极其兴奋的洞房花烛夜,宁可静观其事也不要盲目行动,应该等待另一个机会,另一个有利的时机,更亲密更平静的时机,免得初试失败而不安,而绝望,而后患无穷。”

  对阳痿的恐惧本身才是阳痿的最大原因。这是一件具有讽刺意味的事情,临床统计显示,90%的阳痿病例与精神心理因素有关。自己恐吓自己,把自己逼入绝望的境地,这种现象是人类进化的伴生物,在人类中间莫名其妙地存在着。蒙田在《随笔·论想象力》中这样描述道:“有个女人以为吃面包的时候误吞了一枚别针,大喊大叫,全身感到难受,说喉咙里疼的不行,好像别针卡在那里了。但是,从外表看既没有肿,也没有其他迹象。一个精明的男人判断这只是臆造,是意念在作怪,可能是她在吞咽时被一小块面包噎了一下,他设法让她呕吐,偷偷地在呕吐物里扔下一只弯了的别针,那女人以为已经把别针吐出来了,心中的的石头一下子落了地。”英国诗人罗·勃朗宁说:“爱情、希望、恐惧和信仰构成了人性,它们是人性的标志和特征。”恐惧作为人类的基本情感之一,没有人能够完全逃离它,关键是出现在什么地方,有的人因恐惧而变得谦虚和冷静,并因此获益;有的人因恐惧而导致丧失一切行动与推理的能力,静静地等待厄运的到来,好像失败一旦到来他就完成了使命一样,恰如比利时剧作家梅特林克所说:“莫名的恐惧使得我们沉沦为奴隶。”不合时宜的恐惧——这个粉碎人类个性最可怕的敌人,在人类的社会化进程中无处不在,从事政治、战争、商业领域的人群以及知识分子尤为突出。

  “害怕被打败的人一定会失败。”这是拿破仑的一句名言。“真正的错误往往是害怕犯错误。”这是美国国际电报电话公司前总裁哈罗德·吉宁的一句名言。“有自卑感的人无一例外地会为了取得优越地位而加深自己的错误。”这是美国心理学家马克斯威尔·马尔兹的一句名言。让“恐惧”毁灭自己,这是上帝造化人的一种常用手法。没有希望便没有恐惧,恐惧是希望与失望之间的落差。个人心灵的恐惧比现实的恐惧更可怕,害怕失败比失败更可怕。失败是你去做了这件事但是失败了,而畏惧则是你连这件事都还没有去做,你就开始害怕了。害怕风险就是人生最大的风险,如果一个人心中只想着失败,那么失败就会找上门来。这就从反面展示了信心的力量,正如美国教育学家詹森所说:“自信是担当大任的第一要件。”        

  “你有了信心,是因为你曾经成功过。”美国NBA球星迈克尔·乔丹说这句话时充满了自负,不断地胜利反而使他怀念昔日的强敌。信心不是鼓励出来的,真正需要的人往往缺乏它,已经拥有的人往往又多余了。因信心过量而导致疯狂,继而导致灭亡,这是上帝毁灭人的一个手法;因失败或害怕失败导致信心丧失,导致万念俱灰,继而跌入深渊,这是上帝毁灭人的另一个手法。

  自己打败自己是最可悲的失败,自己战胜自己是最可贵的胜利。上帝并不公平,它并未设计出人人公平的命运,在设计人的命运时总是很显得复杂,而不是简单地设计为好运和厄运。比如它在设计一个苦命人时,要么先设计一连串的挫折,直到他出现万念俱灰的思维定式;要么突然给他一个不大不小的成功,然后让其疯狂,然后灭亡。比如它在设计一个伟人时往往先让他患上抑郁症。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特博士研究了人类近代300位著名人物后发现,在政治家中占17%的人有明显精神病特征,如拿破仑、林肯、罗斯福、丘吉尔、布什、尼克松、柯立芝、希特勒、巴顿、林彪;科学家中占18%,如爱因斯坦、牛顿、达尔文、高尔登、门德耳、安培、哥白尼、法拉弟;思想家中占26%,如罗素、卢梭、叔本华、尼采;作曲家中占31%,如瓦格纳、普契尼、舒曼、肖邦,贝多芬、莫扎特。画家中占37%,如凡高、毕加索;小说家和诗人中占的比例最大,竟达46%,越是伟大的作家往往越患有精神分裂症。伟人也有恐惧,但他们总是让恐惧出现在该出现的地方,他们只会自己战胜自己,而决不会自己打败自己。

  成功之后往往连着成功,失败之后往往连着失败。马太效应体现在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它神奇地解释了为什么零散的金钱总喜欢往钱多的地方跑。这也是上帝设计人类的一个基本原则,贵族只能是少数人,多数人只能是穷人;成功的企业家只能是少数人,多数企业家只能处在无限的期待之中。

  人生的第一次成功至关重要。床上如此,事业也是如此。正如英国作家克里斯普所说:“如果在起初你没有获得成功,失败也许就是你的风格。”(文\崔志强)

   (作者系焦作市工程咨询公司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