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1-28 14:46:53 来源:《中国改革报》
作为福建自贸试验区三片区之一和全国唯一对台工作综合实验区,平潭将加快建设自由港、国际旅游岛和两岸融合实验区
□ 中国改革报记者 丁 南
作为福建自贸试验区三片区之一和全国唯一对台工作的综合实验区,福建平潭将充分发挥“自贸区+实验区”的叠加优势,突出先行先试,突出两岸合作窗口、国家对外开放窗口的作用,着力打造两岸主平台、主通道、主枢纽。
在日前召开的福建平潭综合实验区开放开发和自贸区建设情况新闻发布会上,福建平潭综合实验区副主任周青松表示,将充分发挥综合实验区的先行先试优势,加快建设平潭自由港、国际旅游岛和两岸融合实验区。
突出对台融合发展
据周青松介绍,过去一年,平潭深化两岸融合发展,对台作用进一步凸显。一是两岸主通道效应显现。“丽娜轮”投入台北航线运营,开通两岸“小三通”货运航班,全年运送旅客12万人次。二是创业新平台初具规模。台湾商品免税市场已有170多家商家入驻,其中半数为台商。三是交流主渠道更加畅通。全年共接待台湾重要团组90多批次、6500多人次,赴台交流55批次、212人次。
周青松表示,今年平潭将加快建设平潭自由港、国际旅游岛和两岸融合实验区,突出对台融合发展。
在产业融合方面,平潭将进一步探索放宽台资准入门槛,争取实施“放地、放权、放利”政策,推动与台湾自由经济示范区建立“区对区”合作。在制度融合方面,探索与台湾在劳动、社保、养老等机制对接,建立联合调解仲裁机构,在采认台湾建筑、金融、会计、法律、医疗、教师等领域的职业资格上力争突破,集聚台湾人才。在文化融合方面,办好第四届共同家园论坛、创新论坛、环岛自行车赛、马拉松赛、风筝冲浪等活动,争取台湾图书、广播、影视等文化产品在平潭落地、发行。在社会融合方面,推动建设2个台胞社区,争取引进10家台湾中介组织和服务机构,支持创办两岸合作或台资独资的专科医院、学校,启动平潭至新竹新航线工作并推动“车辆互通行使”。
周青松说,平潭还将完善封关运作机制,打造“关、检、港、贸”四位一体的口岸运作平台,争取试点两岸关区查验互认、信息对接。去年7月15日,平潭率先实施“分线管理”模式,成为全国最大、政策最优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封关以来共减免税款2亿多元。同时,国务院批复的《总体发展规划》赋予的7条28项政策基本到位,15%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一类口岸、跨境电子商务、两岸航运试点、外资企业外汇资本金意愿结汇制等政策获批实施,初步构建起对台政策新特区。
发挥政策叠加优势
周青松表示,今年是平潭的跨越发展年和项目落实年,除了可以享受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特有的政策红利外,平潭又被纳入福建自贸实验区范围。
去年12月12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将福建、天津、广东正式纳入第二批自由贸易试验区试点,12月28日的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确定了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试验范围,包括平潭、福州、厦门三个片区。
周青松认为,作为福建自贸试验区三片区之一,与其他片区的功能定位比较,平潭自贸区功能区块是在平潭综合实验区的基础上开展试验,两者不仅在政策上可以实现叠加,在推进投资贸易自由、服务贸易自由、航运自由、人员往来方面也将更加开放,今后台胞在就业生活方面还将享有更多的优惠政策。
在介绍2015年重点试点任务清单时,周青松说,平潭将在全面复制上海自贸区经验的基础上,推进首批72项创新试点,包括推进政府管理模式创新、培育新型商业形态、共建两岸产业园区、开展两岸融合综合试点、推进金融领域开放、探索自由港运行模式、建设国际旅岛、保障机制等方面改革创新。
在行政审批改革方面,平潭将按照“相对集中行政权”的办法,对一个具体项目涉及到多个部门的审批事项,逐步实施“一口受理、综合审批”服务模式。在投资准入方面,对外商投资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的管理模式,凡是符合平潭综合实验区产业目录发展要求的,全面向外资开放。在两岸融合方面,将采取更加便利两岸商务、政务往来的人员往来措施。金融领域方面,区内企业借用外债将实行比例自律管理,即区内中资企业可借用不超过其上半年末净资产0.5倍的外债,区内外资企业可借用不超过其上年末净资产2倍的外债,并实行余额管理。
上述创新试点,未来还将根据《中国(福建)自由贸易实验区总体方案》批复情况进行调整,但是部分企业已率先体验到了政策的优势。“比如在平潭的台湾商品免税市场,一些台商早就享受到快捷通关模式。”周青松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