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民营经济协会向专业化集群转型


  重庆市民营经济协会向专业化集群转型

  改革促使社会转型,在社会转型时期,政府组织、社会组织、企业组织都具有存在的必要性和合法性,在社会发展中都具有不同的功能和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转变政府职能,就是要把能够由市场完成的事情交由市场去办,政府的职能应该严格限定在市场失灵的领域,政府职能的目标应该是促使市场机制恢复功能,用法律法规形式规范市场运行,把能够由社会组织承担的职能回归社会。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必须要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要加快形成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重庆在政社分离改革中进行非常有价值的尝试,2007年4月,重庆市工商局以党政机关与社会团体政社分离改革为契机,开展了包括个私协会在内的所属社团组织与工商部门脱钩工作,重庆市工商局与个私协会“政社分离、脱钩改制”重庆市各级个私协会在人员、资产、办公场所、利益、业务5个方面与工商部门实现了100%分离,2013年3月,个私协会更名为“市民营经济(私营)协会”,完全由企业自治管理。

  脱钩后的重庆市民营经济(私营)协会独立承担职责,实现了社会组织作用与政府职能的有效分离。重庆民营经济协会开放办会,充满活力。该协会秉承“民主协商、独立办会;抱团发展、实业兴会;强化组织、服务立会;依托民企、管理活会”的新32字办会方针,以“敢为”寻突破,以“能为”求创新,以“有为”促发展,积极探索新机制下的办会道路,倾力打造“党委政府关注、主管机关倚重、广大会员拥护、社会各界认同”的社团组织。

  转型探索有时是艰难痛苦的,重庆市民营经济(私营)协会在王金山会长、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邱继烈的领导下,重庆市民营经济(私营)协会具有极强的开放性、灵活性、高效性、创造性,举措不断,重庆庆市民营经济(私营)协会成为处理好政府与市场、企业和社会组织的关系的一个有价值的样本:2013年成功发起设立了“民商投资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首期注册资本金达33.781亿,直接股东57位,其中有8个区县协会皆皆组建抱团公司集体加盟。2015年1月23日由沙坪坝区民营经济协会的牵头筹建、注册资本金达20亿元的沙商投资管理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沙商集团)正式揭牌营业,这是重庆继民投集团、忠商公司、合商公司等之后,第17个民营经济领域抱团成立的集团。

  2014年,民企普遍存在融资难、融资贵,拿项目难、信息不畅、无议价能力、产业升级难,银行贷款门槛高、社会融资成本高,生产成本上升较快,市场需求不足;税费负担重;针对中小企业发展困境,重庆市民营经济(私营)协会搭建“资金池、项目池、资产池、信息池”的平台,2014年9月策划“百亿·万家”帮扶工程,专门帮扶会员企业输血,如股权融资,债权融资,资产盘活等,把众多资产项目集中打包,借壳上市,实现共赢。重庆市民营经济(私营)协会组织企业抱团发展,向市场融资,走出一条新路。在沙商集团揭牌暨银企授信项目签约仪式上,大连银行、兴业银行与沙商集团共同签署了协议,授信总额度为80亿元。

  重庆民营经济协会是国内首个以“民营经济”为名的协会组织。该协会是由以前的重庆市私个协会更名而成,现拥有私营和个体会员150万,下辖区县级协会44家,基层分会422个,会员大小组织3000余个。协会成立于一九八三年,是在重庆市历史悠久、会员人数最多、基层覆盖最广、受益人群最大、服务体系最全的大型联合性社团组织。在大数据基础上,为打造重庆市民营经济(私营)协会核心竞争力,协会整合各行业资源,运用协会组织优势、资源优势、平台优势,优选新兴产业,培育优势产业,改造传统产业,重组专业市场,为顺应新形势,跨界资源整合,提升行业服务水平,重庆市民营经济协会向专业化集群转型。

  重庆民营经济协会2014年8月开始筹建互联网产业、文化创意产业、投融资行业、大健康产业、现代农业五大直属分会,2015年1月29日正式成立,互联网产业分会吴明军、文化创意产业分会王洪政、现代农业分会易崇良、投融资产业分会温长生、大健康产业分会徐强分别当选会长。在1月29日成立大会上,重庆市民营经济协会王金山会长发表重要讲话、大会特邀市级相关委办局领导、市协会专家顾问团专家、民商集团领导、先进区县会长和秘书长、友好合作单位代表等300多人出席,5个直属分会经过若干年运作,将会产生一批优秀的企业,把专业做到一定高度、做到极致,就是成功!

  蔡律   2015年1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