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姓为改革牺牲何时能到头?
-----一位原来鄂州八一钢厂下岗的亲戚忧心忡忡地对我说!
汪华斌
元旦期间碰到了一位多年未见的亲戚,原来这些年他全家人一直在外地打工;他是原来鄂州八一钢厂的工人,于1998年下岗后就回乡务农去了。后来人家说他的电焊技术可惜,于是跟随一个亲戚到外地打工去了;由于效益还可以,所以全家人就都带出去了。他说他这些年在外省吃俭用就是为了回家做房子,因为他家还是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修建的土坯房。前些年他村子里家家修建楼房,但因为钱不够所以一直没有动工;可今天孩子成家立业了也想回老家看看,所以兴冲冲的他准备回家修建楼房;谁知自己老家的房子倒塌了,而城管禁止他家修建房屋;说这是鄂州市的统一规定,要他家作出牺牲还是到外地去打工;因为他回家连住房都没有了。他不解,当年国企改革要他们牺牲;于是他们什么条件都没有提就回家了,而今天自己修建自己家的房子竟然也不行;要知道他全家人的户口还在农村呀;结果无房住的他被要求为改革作出牺牲。他说他实在不理解,这老百姓为改革牺牲要到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呀;因为现在他们回家竟然是连住的地方都没有的人。
是啊!当年改革就是以牺牲老百姓利益为代价的改革试验,如为了国企减轻负担就要求老百姓下岗自谋出路;这可不是为老百姓增加利益的改革呀。如我当年在单位可是上班看报纸喝茶,每月最少也有2000多元的收入呀;而且这还不包括单位的福利费等。可一旦下岗后,就分为没有了;而且什么福利也没有了。因为没有下岗时你是体制内的人,下岗后你就是体制外的自谋出路的人了;所以什么国有资产与社会资源完全与你彻底拜拜了。正因为如此,所以有些漂亮的女同事宁愿成为领导的情妇;也没有人愿意下岗的呀,这就是我们社会的改革,而且当时还是改革方向不能动摇的改革原则。因为我们社会的改革实际并没有造成增加经济效益的目标,所以只能以牺牲老百姓利益或损失国家利益来推进改革;因为改革的推动者就是依靠这些利益来激励他们积极改革的积极性。
我们总结三十多年来的改革历程,的确发现成就是举世瞩目;因为我们现在也有能与世界级富翁比美的中国制造富翁了,我们也能吸引全世界而成为引导消费潮流的人。这些在改革开放前是根本不可能的,而现在却是全世界眼红我们社会;谁也无法否认这些成果就是改革带来的,没有改革也就不会有这种社会现象了。也正因为如此,所以我们社会的改革教训也是相当沉重;因为这些两极分化基本上是以牺牲老百姓利益或损失国家财产造成的。也正因为如此,所以我们社会的改革的确需要反思;难道我们能永远打着改革的旗号,进行以牺牲老百姓百姓利益和损失国家财产为代价的改革推进吗?
就以我老家鄂州市禁止老百姓修建自己住房的政策来说,这牺牲了谁的利益;肯定没有任何权力者是被侵犯利益的人。看鄂州市现在的农村,那些新生的豪华别墅房绝大部分都是在外面做官的人回家修建的;而且侵占农田修建别墅的也比比皆是。试想这些人早就在城里拥有了多套住房,同时还能回乡在农村修建别墅。而老百姓却是现在农村住房最破旧不堪的人,因为今天鄂州市农村倒塌住房的绝对没有当官的人;所以等到老百姓想修建自己的房屋时,鄂州市却出了统一的政策来禁止老百姓修建住房。也正因为如此,现在鄂州市相当多的老百姓回家成为了没有住房的人;所以这个政策直接侵犯的是老百姓的利益。更重要的是这牺牲没有时限,是五年;还是十年,还是五十年;也许是一百年,因为连鄂州市制订政策的领导都不知道未来是什么;所以牺牲老百姓的利益成为了我们社会推动改革的借口。这也是我们从这三十多年的改革实践中看到,任何改革全部是增加领导者的利益;而同时却还是牺牲老百姓的利益,这就是我们的改革进程。
正因为如此,所以有些有良知的人还承认“有些改革基本不成功”;如国企的下岗改革如此,后来的住房改革还是如此;最后连医疗改革也是如此。因为这些改革的普遍规律就是权力者获得直接利益,而国家和老百姓却为之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然而我们社会没有人承认改革“基本不成功”的结论,因为我们社会有话语权的人除了对改革问题进行辩解和搪塞外就失声了;所以我们社会也没有正式的改革造成国家损失与牺牲老百姓利益的案例。但老百姓自己的亲身体验已经证明了,因为有很多老百姓的家庭是因改革病致贫或因改革返贫;多少人眼睁睁地忍受病痛的折磨,希望改革成果降临到老百姓身上;这也是我们社会现在依然有很多老百姓在做中国梦的原因。
这种改革的局面是如何造成的呢?估计根本没有人能够回答,是无改革之力还是无改革之法?是对改革太不在意还是儿戏改革?这不是我空发感慨,还有是有依据的;如当年我单位负责人是一位实习生破格提拔的年轻人,上台的第一件事就是制订政策清除单位的民主党派人士;这是需要多么大的勇气呀,因为民主党派是我党的统战对象呀;但改革就的确出现了清除民主党派人士的社会现象;这就是我们的改革。因为我们的改革不管成败,只要大胆地闯、大胆地冒、大胆地试就是好领导;也正因为如此,所以很多单位与领域的改革就以牺牲老百姓的利益而一哄而上;因为根本无暇顾及改革的前途和结果。
我们搞管理的人都知道责任后果,但我们社会的改革却永远是不承担责任的创新;因为我们社会有“摸石头过河”的理论,所以任何改革成也好败也罢都不需要承担什么责任;反正有国家、社会、老百姓都能“埋单”。如果我们社会这些年对任何改革都实行严格的问责制度,我们今天的社会能出这么多的问题吗?如果由改革者承担改革成败的风险,至少能使得我们社会的改革更加慎重与规范;而不在是谁想怎么改就怎么改,反正任何指导改革的人从来没有侵犯过自己的利益;这也是我们的改革实践。正因为如此,老百姓为改革牺牲何时能到头;因为这是一个没完没了的过程。也正因为如此,我们的改革能对国家和老百姓负责吗?因为以牺牲老百姓和国家利益的改革的确是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