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面临的困难在于文化变革


  中国至今没有建立起适应于工业文明的文化,中国的文化仍然大部分停留在农耕阶段,中国已经工业化,具有了工业文明的身体,但是仍然没有改变农耕文明的头脑。中国今天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环境、国际关系、军事等等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境,均是来自文化。用农耕文明的思维去解决工业文明下遇到的问题,打一个比较形象的比方,就是用农民的思维方式去发展工业。

  看看国防大学政委刘亚洲的文章《谈基督教和佛教道教》,我们可以感觉到,当今政府放开了并且启动了对文化的讨论。

  事实上,改革开放,最终要归结为对文化的开放与改革,没有对过去到至今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改革(就是毛泽东所说的文化革命),中国社会永无安宁,中国经济也不可能持续发展,中国政治不管是由谁来执政,都会被认为专制,且也一定会专制,这是因为我们的传统文化是专制的!

  中国的政府、社会、民众想到的,看到的,会做的,只会是专制。

  因为我们的为政文化,民众被统治的文化,都是专制的,为政者的行为和思维喜欢是专制的,毛泽东要“为人民服务”,而官员们则要做“官老爷”,在中国文化里,做官就是做爷,俗称“官爷”,所以毛泽东要革除“官爷”们做人民老爷的习惯,建立官员做“人民公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维和行为习惯,所以,毛泽东要发动“文化革命”,且要“文斗”,不要“武斗”,还要每过七八年就要来一次文化革命,今天的我们有几个人理解了毛泽东?

  反正邓小P没有完全理解,其继任者也没有文化改革的概念,而今,社会和中共精英开始讨论文化,那么我们就此可以认为,习近P走得会比邓远,毛泽东思想中的两件伟业里,未完成的“文化革命”伟业,会在习近P这里得以延续、继续,这是中国的幸运。

  而中国的民众有着800年“被专制”的思维习惯和行为习惯,所以,民众遇到不平事,就是上访,找更大权力的“官”来解决。民众在生活中习惯了用大的专制力量来破解小的专制力量带给自己的不公,于是在中国文化里,就有了“青天文化”,就是民众上访喊冤的思维和行为习惯。

  就是今天,我们的社会精英也在抱怨政府没有民主,也希望政府成为“青天老爷”,赐给人民民主,这也就是我们的社会精英,与普通民众一样,具有“被专制”的思维习惯和行为习惯,认为自己如果不起来“反抗”政府,就是被“奴化”的中国人,因此,希望政府放弃“专制”。

  一个社会,没有政府,实行“无政府主义”是不行的,因此,我们要做的不是反对政府,不是只要求政府和执政党放弃“专制”的思维习惯和行为习惯,而忘却了要求我们自身和社会改变“被专制”的思维和行为习惯,毕竟政府的组成源自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如果没有我们每一个人和全社会自身对“专制”思维和行为习惯的改变,如何能够要求政府官员们做到?因为官员就是由我们身边,或者曾经是我们身边的人组成的。

  解除政府与民间的融合问题,在于执政党和政府官员真正能够把“群众路线实践活动”,变成一种为人民服务的思维和行为习惯转变的最好的最有效的最终的方法,也就是进行一次文化的大改革和大革命(不要理解成文化革命就是动乱),彻底改变中国人的思维习惯和行为习惯,让全体中国人、全社会,政府和执政党都具有民主的思维和行为习惯。

  美国建立起了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民主的思维和行为习惯,那就是选举政治和法治国家。人民用选票来选择国家领导人,用法律来了结自身面临的不公。

  而美国民众通过选票“民主”选择出来的领导人,未必能够代表民众的利益,就美国而言,往往代表的是民主、共和两党精英和其背后财团的利益。

  但是,资本主义是嗜血的,社会制度决定了美国社会不可能公平。

  邱吉尔说过:“社会主义就是公平地分享贫穷,资本主义就是不公平地分享财富”,可见,社会主义整体是公平的,资本主义是从根本上不公平的。

  邓小平说:“社会主义不是贫穷”,他还说:“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由此可见,真正的社会主义是公平的富裕,而不是公平的贫穷。贫穷是因为社会主义国家脱胎与封建国家,没有较高的生产力。

  但是,共同富裕不是均贫富,这是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完全误解。共同富裕在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一书中有完整描述。

  同样,在公平社会主义制度下,民主要能够真正代表人民的利益,所以中国的民主不会走回资本主义选举道路,中国需要有自己的适应中国文化的民主道路。

  毛泽东建立的中国根本政治制度,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最能够真正代表人民利益的制度(本人在《中国统治世界之路》一书第18章中将用约近20万字讲述中国的民主之路,会讲到中国真正民主需要的“两权四性”理论)。

  但是为什么中国社会会认为这个制度没有民主?

  这就在于我们整个社会完全没有民主的思维和行为习惯,我们只知道有美国的选举民主形式,而不知道创新发展属于中国的更加公平的民主形式,其实,毛泽东已经给我们建立好了这个形式,但是,我们还缺少民主的灵魂,那就是来自我们每一个人的民主的思维和行为习惯。换一句话说,就是我们缺少民主的文化。

  所以,当今改革的重点和核心,是要改革我们的文化,使我们的文化具有民主的成分,使我们的官员具有为人民服务的思维习惯和行为习惯,也就是建立起“为人民服务”的文化。另一方面,我们的人民也要有民主的思维和行为习惯。

  所以,我们在今后要做的就是改革中国文化,使得过去适应农耕文明的“中国传统文化”,改变得能够适应今天日新月异的工业文明。

  这样,富裕、公平、民主、平等、清廉政治、和谐等等美丽的词汇,就会回到我们身边,来到每一个中国人身边。

  中国、中华民族也就可以重返在农耕文明时期曾经达到的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