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媒体让真相变得唯一


    2015年狂欢的钟声响起,也才刚过几天,上海、哈尔滨、大理古城踩踏、大火接连的不幸事件纷纷而至,仿佛再次警醒着人欢无好事。伤感之余的反思最为重要,但令人遗憾的是,责任部门的举动却令人失望。
 
    首先是跨年夜的上海踩踏事件。政府发布消息,称36位年轻人的死亡,还有40多位在医院救治。尽管人们对数字质疑,但毕竟原因在于透明度存在问题。有关部门却对踩踏事件实施舆论管制。据透露,上海采取措施禁止媒体采访遇难者家属,审查相关照片,删除批评性网贴,禁止当地新闻网站将踩踏事件列为头条新闻。
 
    政府官员表示,这些控制手段是为了防止谣言,维护社会秩序。谣言当然要控制。但社交媒体如此发达的今天,能够表达事件真相的,显然不只是政府一家。
 
    再就是2日哈尔滨大火,5名“90后”消防战士牺牲,另有14人不同程度受伤。官方在大火后发布的消息令人吃齿冷。哈尔滨公安官方微博585字的官方通报中,“领导高度重视”占去一半篇幅,牺牲消防官兵的姓名只字未提,甚至把消防部门放到了配角地位。官样文章在各级媒体早已司空见惯,但在如此恶劣事故中,仍然抢着表功的心态,简直就是丑陋了。这种作派更遑论公布事件的真相了。
 
    或许,紧跟着的大理古城楼火灾当地县政府的行为更为直观地反映出官方对待事件真相的处理模式。1月3日凌晨,距今有600年历史的云南巍山县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拱辰楼发生火灾。据当地知情者爆料称,着火前拱辰楼被私人承包做茶社,对此文物保护法是绝对禁止的,官方自然对此有所畏惧。
 
     于是,一条巍山县委办公室的短信截图在微博的迅速流传:按照县委领导的要求,关于拱辰楼火灾,任何单位、任何人不得在网络媒体上发布任何信息,此要求要迅速传达至本单位所有干部职工。
 
     在社交媒体如此发达的今天,政府部门仍然把掩盖真相作为第一反应,足见其日益降低的智商与人民群众日益增强的智慧是如此地不相配。
 
     其实,对真相的恐惧,在一些透明度高的发达国家也是如此,2005年7月,伦敦地铁发生爆炸时,英国政府也是声明是地铁设备的故障原因。但是,因为可拍照手机和照片分享媒体的全球化,公众很容易就看到了地铁爆炸的内部影像。这与政府的声明完全不符。如果不是社交媒体,公众或许只能听到政府编造的故事,因为公众获得真相的渠道太单一了。
 
    古人云:谣言止于智者。社交媒体让真相成为唯一。在现今的智能手机和移动网络发达的时代,现场的人就是真相的见证者。他们的照片和视频,是消灭谣言最有力的武器,包括官方炮制的威逼。
 
    执政者的透明和公开,在网络时代不再可能成为一句空话。如果仍然认为权力可以一如既往加以滥用,如果仍然认为公众可以一如既往地听信官方的故事,只能像深圳政府欺骗性限购一样,成为笑柄的是来之不易的政府权威,损害的只能是政府的公信力。